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的微創新技術——低溫等離子髓核成形術

低溫等離子髓核成型術(Coblation Nucleoplasty,CN)於1999年獲FDA許可應用於脊柱外科,通過100kHz射頻使導電介質(氯化鈉溶液)在電極周圍形成一個高度聚集的等離子體區,利用等離子體中高速運動的離子的動能打斷髓核組織的化學鍵,使其形成CO、NO2、CO2等氣體從穿刺通道逸出,從而實現對椎間盤的減壓,近年來,臨床上廣泛應用於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等骨科常見病。

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的微創新技術——低溫等離子髓核成形術

作為一種經皮微創治療技術,低溫等離子髓核成型術通過刀頭形成的等離子體對髓核組織進行氣化消融,既可有效地對椎間盤進行減壓,又可以很好的保護椎間高度,同時低溫消融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不易損傷神經根、硬膜囊和終板,具有較少的併發症。與其他的盤內減壓術相比較,創傷小,操作簡單,安全性高。

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的微創新技術——低溫等離子髓核成形術

傳統椎間盤減壓方法會造成椎間盤體積的急劇減少、破壞並降低椎間隙的高度,帶來脊椎小關節內聚、椎體間不穩甚至椎弓根斷裂等併發症,影響遠期療效。而低溫等離子髓核成型術可以較好的控制髓核的消融量,維持脊柱的穩定性,且遠期療效較好。傳統射頻熱凝溫度高,神經根損傷的幾率明顯增加,引起終板損傷和終板炎的幾率較大。而低溫等離子射頻刀頭工作溫度僅40~70℃,1.0~2.0mm以外組織溫度不會超過42°,這使神經根、硬膜囊和終板的損傷幾率大大降低,減少了術後的併發症。同時,穿刺針直徑僅為6mm,穿刺孔微小,創傷輕微,在穿刺過程中保護了纖維環。病理學研究表明,低溫等離子髓核成型術在盤內的消融通道邊緣整潔,未見髓核壞死、纖維環破裂及終板損傷。

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的微創新技術——低溫等離子髓核成形術

消融過程僅需數分鐘,整個手術過程也不會超過1個小時,而且手術在局麻下進行,患者有任何不適都可第一時間與術者交流。使得神經損傷的可能性進一步下降。

另外,由於該術式對周圍結構和穩定性不造成破壞,患者術後平臥24小時後即可佩戴頸託或腰圍下地活動,術後2個月可恢復到基本正常的生活狀態。

當然,任何新技術,無論過程多麼安全,效果多麼好,都是有應用指證的,只有選擇好指證,效果才會剛好,才會更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