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孩子嗎?

請不要對孩子著急,讓他們慢慢來

你打孩子嗎?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行,而是我們覺得他不行,或者他們進步速度太慢,從而我們在旁邊覺得著急,而覺得他們不行。

我們常常抱怨沒有自己的空間,為孩子犧牲了一切個人時間。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其實孩子此刻可能並不需要父母的打擾。

你打孩子嗎?

我們的小區內有一個兒童遊樂場,裡面有各種幼兒活動和娛樂設施,比如滑梯、球類、繪本、玩具等。有一次我帶孩子去玩,她興致勃勃地爬到滑梯上,我連忙跑過去要去扶她,生怕她摔跤,嘴裡還一遍遍地交代她要小心。

你打孩子嗎?

滑梯旁邊有個3歲左右的小男孩,自己一個人坐在地上,專注地擺弄手中的機器人,他的媽媽坐在角落的沙發裡看雜誌。過了20分鐘左右,小男孩卻還在用小手拆裝機器人的零件,一遍又一遍,不被身邊吵鬧的聲音所打擾,他的媽媽也還在一旁靜靜地做自己的事情。而我一邊陪著孩子跑來跑去,一邊叮囑她,累得口乾舌燥,大汗淋漓。

這時候女兒玩累了,看到小男孩的機器人,就跑過去和他一起玩起來,我也索性走到沙發邊,和小男孩的媽媽打了聲招呼,坐下來休息。我很感慨地稱讚她家孩子專注力好,能一直玩也不被周圍人影響。她非常開心的笑了,對我說,小男孩是可以一個人玩很久的,不過也有玩膩了的時候,那時候就會叫媽媽過去陪他。

你打孩子嗎?

我有點汗顏,也許孩子們知道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做,哪些事情需要大人幫忙。若孩子正在興頭上,沒叫我們去幫忙,我們就用不著去參與。

我們不相信孩子的能力,總想什麼事情手把手教,都安排好,這到底是為了孩子好,還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控制慾過強?我們是不是在按照自己覺得對的節奏帶孩子,而沒有考慮到孩子自己成長的步調?

你打孩子嗎?

作為家長,與其拉動孩子的成長,不如推動孩子的成長。

拉,家長是主導者。他們站在孩子的面前,擋住了他的視野,他的成長方向是父母設計好了的。

推,家長是輔助者。他們站在孩子的身後,觀察孩子自己選擇的方向,並給予他需要的助力。

比起拉,推動孩子的成長能讓大人的心境下來,言語緩和下來,也不再對孩子疾言厲色,指手畫腳。

你打孩子嗎?

要知道,成人的判斷並非完全正確,成人的審美也並非就是完美的。給孩子試錯的機會,他會在摸索中找到樂趣。我們省心省力,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孩子也得到了鍛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