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孤寡老人的长寿秘诀

黎秀成,1967年生,中共党员,现为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三里镇中心小学教师。黎秀成从1995年起自愿赡养村中一对七旬孤寡老人。23年来,他将两位老人接到家中精心照料,在老人生病时耐心护理,不求回报。2018年7月,黎秀成荣登“中国好人榜”。

1995年,黎秀成认养了村里黄碧珍与黎锦铎两位老人。当时,两位老人已有七十岁了,无儿无女,无依无靠。

那时,黎秀成只是一个民办教师,月薪不足300元。妻子在家务农,上有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不到2岁的儿子,家里还有沉重债务。虽然母亲及自家两位兄弟曾有忧虑,但黎秀成表示“不会影响到对母亲的照顾”,接下了赡养两位老人的担子。

从那时起,黎秀成的肩上便多了两份沉甸甸的责任。认养老人后,由于两位老人住所破旧,屋子里既没有卫生间,也没有自来水,环境很差,黎秀成便把二老接到了家中同吃同住,与妻子悉心照顾。“两位老人原来住在离我家一公里外的地方。一开始,村里人都说,你要养他们,送饭送菜可以了,不必接来一起住。但我想,不住一块又怎能照顾好他们呢?还是接来住一起好。”

两位老人到家住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心有着落”和“不好意思”的矛盾中。黎秀成察觉到了老人的顾虑,便更加体贴地照顾他们,疏解他们的心结,尽力让老人来了安心,住下开心。老人们牙口不好,爱喝玉米粥,黎秀成和妻子便每天都煮一些,平时做饭也特意做得稀软些。两位老人喜欢晒东西,就让他们帮忙在自家楼顶晒晒花生、玉米,既解了闷儿又能动动筋骨。平时夫妻两人还常常陪着他们去村里闲逛,找熟人唠唠嗑。慢慢地,两位老人放下了心里的负担,黎秀成也放心了。

两位孤寡老人的长寿秘诀

黎秀成(左)和黄碧珍老人在楼顶一起掰玉米。图片来源:贵港市文明办

到了2006年,家中三位老人年纪都超过了80岁,照顾难度增大。儿女都在读书,两位哥哥的三个孩子也都寄养在黎秀成家中,更加重了他的负担。但黎秀成却说:“一家人平常过日子清贫点不要紧,只要安康和乐就很好。”他和妻子仍一如既往地精心照顾着两位老人,让他们吃饱穿暖,总是不厌其烦。从那时起,他和妻子每天都要时时挂记着老人们的身体状况,晚上如果有事不在家,就委托邻居帮忙照看。

2011年3月,黎锦铎老人突然卧床不起,经诊断患上了脑梗塞、哮喘病和胸膜炎,治愈机率渺茫。黎秀成强忍伤痛,日夜陪护,为老人端水喂药,擦洗身子。他每天买来黎锦铎老人最爱吃的食物,熬得烂熟后再小口小口地喂给老人吃。一个月后,黎锦铎老人安详离世,享年86岁。黎锦铎老人弥留之际,黎秀成一直陪伴,又为老人办理后事,完成其生前心愿。

2014年,黎秀成深爱的母亲也走了。伤痛之余,他更加细心呵护黄碧珍老人。2015年12月,90岁的黄碧珍老人突然腰骨疼痛,动弹不得。黎秀成得知后马上从学校赶回,把老人送到医院治疗。经诊断,老人患了腰椎骨松症。在老人住院的半个月里,他与妻子不分日夜悉心陪护。因琐事太多,他每天只能休息1小时左右,但却从不生怨,每天仍然积极面对学校工作,耐心照料老人。黄碧珍回家后的三个多月康复期里,黎秀成和妻子继续轮流护理,放假回来的一双儿女也主动帮忙照顾。

两位孤寡老人的长寿秘诀

黎秀成(右)给黄碧珍老人检查膝盖。图片来源:贵港市文明办

这些年来,黎秀成很少提及多年赡养老人所承担的巨大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近几年,黎秀成得了哮喘病,妻子也患上了肠梗阻、阑尾脓肿、甲状腺肿大等疾病,陆续的治疗费用加上儿女的学费,家中至今尚欠外债6万元。

2017年冬天的一个傍晚,黎秀成回家不见老人,邻居也帮忙四处寻找。大冷天去哪了呢?想到那段时间老人常嘟哝自己不好,黎秀成突然悟到了什么。他和妻子驱车来到老人的旧屋,发现了一脸难过的老人。原来,老人认为自己拖累了黎秀成一家人,想独自生活。“家里急需用钱,我也干着急,到老屋里自己生活算了,能节约一分钱就一分钱。”黎秀成噙着眼泪:“婶,我们是一家人,别说丧气话,有困难可以克服,您回家我们才能安心。”说话间,夫妇俩把老人搀扶上车,回家吃饭。

两位孤寡老人的长寿秘诀

黎秀成(右)和黄碧珍老人一起去散步。图片来源:贵港市文明办

在黎秀成的言传身教下,儿女们对老人也十分孝顺。平时一双儿女常常帮父母分担家务,工作之余还经常抽空回来看望老人。在一家人的悉心照顾下,黄碧珍老人身体健朗。当被问起黎秀成平时对自己怎么样时,黄碧珍老人笑着说:“我没有生育儿女,但是老天赐给我一个好儿子来照顾我,亲儿子都没有那么亲,我心满意足了。”

运营人员 : 一平

审核 : 于论

两位孤寡老人的长寿秘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