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樓市VS看空樓市,買不買房到底聽誰的?

看多樓市VS看空樓市,買不買房到底聽誰的?

房住不炒帶來的長期效應,應該是理想中的“高端有市場,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但這個過程並不清晰明朗。如今樓市看多者和看空者,誰也說服不了誰,房子還買不買?怎麼買?

不買房?難道把錢存銀行?

高收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據彭博統計,2018年,新興市場迎來了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最長連跌紀錄:股市下跌222天,匯市下跌155天,政府債券下跌240天。

所以,過去一年還在炒股炒匯的人,如果持平,都值得開香檳了。

看多樓市VS看空樓市,買不買房到底聽誰的?

證券市場不給力,那就去資產市場轉轉。

樓市,房住不炒。三四線城市房價漲得快,根基不穩;一二線城市房價倒是堅挺,可惜單價過高,難以涉足。

想去香港買個保險吧,CRS來了,如果鉅額資金來源說不清,或者被盯上了,還得補繳稅款。比特幣被禁了,P2P被爆了。

不過,這些該管的、有問題的平臺和產業,都應該管起來。否則,被坑的還是廣大投資者。

只不過平臺都管控了,錢放在手裡會貶值,該投向哪裡呢?

看多樓市VS看空樓市,買不買房到底聽誰的?

樓市看多者:房子買了不後悔

前陣子房租暴漲,給賣房的和中介又提供了一種話術:如果樓市有泡沫,那也是“鐵打的泡沫”。而房租暴漲,是樓市正在懲罰不買房的人。

這種說法看似挺有道理,可是根本經不起推敲。和房租有關係的人,都是沒有房子的人,房租暴漲對他們影響最大。沒有房子的人,誰不想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之所以不買,不是看空樓市,而是沒錢。那些有自己的房子住的人,房租漲不漲,也不會直接懲罰到他們。所以,用神邏輯忽悠人買房的,最後的結果誰也說不好。

看多樓市VS看空樓市,買不買房到底聽誰的?

研判市場,不能玩文字遊戲。對聯寫得好,說起來一套一套的,並不等於最終項目的收益也是一波又一波湧入。

看空者的有力支撐:債務

沒有房的人買房,自住,滿足基本居住需求,屬於消費行為。如果未來房價漲了,不過是保值,慶幸一下;跌了,也不要哭,畢竟房子是你的,擋風遮雨,安居。

看多樓市VS看空樓市,買不買房到底聽誰的?

有了房的人買房,投資。投資,就不能單憑主觀臆斷,就不能只是想當然。還是要看看市場、看看趨勢、看看數據。

租金回報率低,靠出租回本,恐怕房子已經撐不住了。所以,中國買房,賺錢方式就一條:買賣差價。

目力所及,房價還能漲多少?有一個數據很重要,居民債務問題。

數據顯示,2015年末,中國居民部門貸款佔 GDP 的比重僅為39.9%,與日本71.9%和美國80.9%的居民槓杄率相比仍然較低。截至2017年,我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高達107.2%,已超過美國水平,更逼近美國金融危機前峰值。

看多樓市VS看空樓市,買不買房到底聽誰的?

這意味著,家庭債務已逼近家庭部門能承受的極限,中國很多家庭已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說白了,就是2016年買房買的已經沒有錢了。

這種情況下,現在買了房,將來賣給誰?就算有人想買,如果價格太高,讓買房人望塵莫及,漲上去的房價不過只是賬面資產,無法變現為現實的財富。

真正的出路不是看多或看空,而是……

看多或看空都不是真正的財富態度,但是他們提供的數據和思路,可以作為投資的佐證。看多者認為要買房,源自於經濟不斷增長的信心和貨幣長期看貶的常識,不買房,坐以待斃。

看多樓市VS看空樓市,買不買房到底聽誰的?

看空者則看到了市場的風險,看到了財富的本質,並非是賬面資產的增加和財富規模的擴大,而是現金流的持續性增加、資產的穩定與安全、財富自由為最終目標的一系列發展路徑。

顯然,單一國內房產已經不能滿足這些需求,海外置業受到限制不說,CRS讓很多高淨值人群感到風聲鶴唳。這種情況看起來窘迫,其實都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市場經濟玩剩下的;國人要想找到財富出路,就要跳出既有的“以房為富”“單一市場”“快進快出”等經營思路,要從財務、稅務、規模、現金流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從而實現財富安全、穩定的增值。無論如何,打開安居客全房源網,實時關注房價走勢!

看多樓市VS看空樓市,買不買房到底聽誰的?

本文原創,作者劉磊,福布斯金融理財師評審委員、遠見財訊特邀地產評論員,《房產投資鍊金術》課程導師,多家媒體房地產專欄作者、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