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來份糯米飯和瘦肉丸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

“食物”在我們悠久的歷史長河裡可大有說法,從生食到火烤再到現如今的中國八大菜系。更別提一些民族傳統小吃,如果想要簡單幾句把這段傳奇菜譜說清楚,那可比數清沙漠的塵粒還要煩瑣。

我的老家在浙江溫州,沒錯就是那個“皮革廠倒閉了,王八蛋老闆欠債逃跑”“炒房大戶溫州家家戶戶幾套房”的那個溫州。

也許我是一個假的溫州人,家附近也並不常見所謂的皮革廠。更沒有所謂的什麼幾套房,父母只是普通的上班族,而我也只是一個平凡的大學生。

當然我可不是哭訴溫州的“謠言”,只是分享一下關於那段時間裡,如籽種存留在記憶中,隨著以後日子裡嚐到更多食物這些回憶就像是汲取生長愈發引起我的追溯。

老闆!來份糯米飯和瘦肉丸

那是我初中的年紀,那時候校園門口每天早上都會許多早點攤位趕著天亮都來到這裡,收拾收拾傢伙準備好好的“大賺一把”

那時候大家的零花錢普遍不多,一般早餐就控制在在五到十元的範圍內,但大多都會留一元買瓶潤口的飲料,比如冬瓜茶或者是豆漿。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喝過冬瓜茶,雖然叫冬瓜茶但喝起來絲毫沒有冬瓜味。當然想要花一元錢喝到“真材實料”的果蔬飲品實在有些難為商家了,這種事無可厚非,但味道在當時確實適口。

包子、糯米飯、瘦肉丸,這三樣可是保坐我們當時早餐選擇的前三位。

包子大家都是吃過,區別無非就是餡料的不同,且吃上兩個再喝上一杯飲品就能管飽,勝在經濟實惠。

但糯米飯和瘦肉丸可聊的就多了許多,首先簡談一下糯米飯。可不要把這糯米飯和現在一些小吃店裡所售的飯糰混為一談。這糯米飯可沒那麼豐富的搭配,什麼黃瓜肉鬆香腸統統包容一起,一口咬下去確實能感受不同層次帶來的味覺享受,但卻失去了最純粹的最樸素的米的味道。

離學校不遠的一個菜場,裡面有一家沒牌子的早餐店。那裡每天早上阿姨都會擺上兩桶剛出爐的糯米飯,一桶是鹹口的令一捅則是甜口的。

通常我都會買上三塊錢的鹹口糯米飯,這量卻有一個巴掌那麼大。材料很簡單,用肉眼就能辨別,只是一些褐色糯米飯參著豆乾碎。

飯粒顆顆分離,聞上一口有一股濃郁的肉香味,想來這豆乾是用這大鍋滾著肉湯熬製出來。

想要讓這味道更上一層,在這吃之前,必須用手將這糯米飯“蹂躪”一番。使得飯與菜充分的結合味道更加的飽滿,當結束了這準備工作,那麼就可以準備迎接味蕾的衝擊。

糯米飯本就有嚼勁,那被藏在內部的湯汁在你的反覆咀嚼下暴露“體態”肆意在你的腔內對你進行濃烈的進攻。最後以一口冬瓜茶為收場,圓滿。

老闆!來份糯米飯和瘦肉丸

再聊聊瘦肉丸,現如今我在杭州上學,剛來學校報道的那些天便嘗試了周邊的一家瘦肉丸,在那之後再也沒有問津過。

不只是地區原因還是口味的不同,嘗上一口便覺得不符合自己。肉羹絲毫沒有彈勁,嚼上一口如同在吃魚肉,軟綿鬆散。

在我看來,瘦肉丸最重要的就是肉羹的一個“彈”字。肉質的緊緻包著爽口的湯汁,在你嘴中濺射。帶著豬肉香氣混著醋與辣在咀嚼間慢慢的交融更是令人在不知覺間就下肚一碗,且意猶未盡。

拿上一大白碗,挖上兩勺鹽和味精鋪底,中間放上寫油條段和榨菜,如果喜歡紫菜也可以適當撒上一些。最後放一把蔥花香菜,至於醋和辣椒則要等到湯水澆上去後再進行。

瘦肉丸是將豬肉泥和麵粉混合一起的一種肉泥,左手用鐵片剷起一團肉泥,右手也持鐵片快速切塊。類似於刀削麵手法,每一個都精準的打入沸水,膨脹,浮現在水面呈粉色則是最佳的打撈時間,那時候的肉丸質地是最佳的。

當時有位同學的媽媽就在學校邊經營著一家瘦肉丸的小店。這些年來我在不少地方吃過瘦肉丸,但無論是打著地道口號還是招牌的門面,在我感覺都不及同學媽媽的手藝。

“酒香不怕巷子深”

店雖小,味道卻令人無法忘懷。

老闆!來份糯米飯和瘦肉丸

所以

“今天,你吃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