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用房子換養老金嗎?「以房養老」保險正式推向全國?

抵押房子可以多換取一份養老金,身故後房子屬於保險公司,你願意嗎?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中國銀保監會關於擴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開展範圍的通知》,決定自7月31日起,將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擴大到全國範圍開展。這讓“以房養老”成為最近熱門的話題。

“以房養老”養老新選擇

過去,人們常提“養兒防老”,在新時代又多了一種選擇——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實際是一種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指擁有房屋完全產權的老年人,將其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但繼續擁有房屋佔有、使用、收益和經抵押權人同意的處置權,並按照相關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後,保險公司獲得抵押房產處置權,處置所有將優先用於償付養老保險的相關費用。

雖然感興趣者不少,但受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投保者並不多,且落實過程中困難重重。

“在中國‘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影響下,一些人難以接受‘以房養老’。”專家表示,很多老人也難以接受辛苦一輩子掙來的房子,百年後交予他人。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表示,“以房養老”概念雖鋪陳多年,各試點地區也在推進,但由於受房屋產權不清、傳統養老觀念以及房價上漲預期等因素影響,造成回應者寥寥的局面。

“‘以房養老’的確為老年人提供了新的養老解決方案。”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就目前政策看,“以房養老”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都會是小眾產品,需要政府細化政策,更要對產品進行研發和創新,以更好地實現推進。

銀保監會表示,此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等有關要求,進一步深化商業養老保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發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對傳統養老方式形成有益補充,滿足老年人差異化、多樣化養老保障需求。要求保險機構做好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等綜合研判,加強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業務的風險防範與管控;積極創新產品,豐富保障內容,拓展保障形式,有效滿足社會養老需求,增加老年人養老選擇。

你願意用房子換養老金嗎?“以房養老”保險正式推向全國?

“以房養老”落地問題多

據瞭解,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是一種將住房抵押與終身年金保險相結合的創新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

早在2014年7月,原保監會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正式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止,投保人群應為60週歲以上、擁有房屋完全獨立產權的老年人。記者瞭解到,除了上述四大試點城市外,在天津,津工超市也在2012年年底探索推出了“養老幸福樹”計劃,被稱為津版“以房養老”。但受辦理手續繁瑣、到房管局等多家部門辦事都需要參與的老人到場等因素制約,該模式僅在60餘戶開展嘗試。

從目前的市場產品看,投保人需制定身故繼承人。在投保人身故後,繼承人可優先選擇償還保險費用贖回房屋。若繼承人選擇不贖回,被抵押的房屋將被保險公司處置,其中扣除已支付給老人的養老金部分,同時減掉保險公司相關費用,剩餘價值將返還繼承人。這對極為重視房產問題的國人而言,很難信任和接納。

2018年已然過半,為期四年的“以房養老”試點工作已正式收官,但進展緩慢、前路坎坷。據新華社報道,截至今年6月底,僅有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幸福人壽”)在開展實際業務,完成承保手續的僅98戶家庭、139位老人。

你願意用房子換養老金嗎?“以房養老”保險正式推向全國?

“以房養老”推進不樂觀

雖然“以房養老”概念已提出多年,各試點地區也紛紛推進“以房養老”落地,但從目前的產品推進情況來看並不樂觀。據瞭解,目前僅有幸福人壽一家保險公司,可提供“以房養老”相關保險產品。據報道,截至今年6月底,僅有98戶家庭139位老人完成承保手續。

養兒防老,家產傳後。據調查,記者發現僅有15%的受訪者選擇“將房屋抵押,獲得貸款作為養老金,去世後用售房款歸還貸款”。相對於“倒按揭”,在與房有關的養老方式中,受訪的老年人更傾向於“將房子出租出售,用租金或售房款養老”,選擇這種養老方式的受訪者佔比超過50%。

網友這樣看…

網民“陶鳳”認為,“以房養老”在中國水土不服,呈現供需兩頭都不熱的狀態,原因在於“以房養老”的雙方都覺得參與其中似乎並不划算:老人擔心自己活得不夠長,從而得不償失;保險公司的顧慮在於參保人壽命,也在於道德風險和房價下跌。加上法律、監管層面的政策缺失,使得這樁買賣並沒有被主流養老群體接納。

“我們正在步入老年社會,解決養老問題迫在眉睫,既然要推廣‘以房養老’,就要在各個環節上做好,避免疏忽和漏洞。”網民“王宋梅”說。

你願意用房子換養老金嗎?“以房養老”保險正式推向全國?

網民“張國棟”表示,“以房養老”擴圍固然前景看好,值得期待,但不能止於擴圍,還需要考慮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對症下藥,進一步提高“以房養老”保險的質量和效率,以吸引公眾參與。在有關道德問題、家庭倫理方面,重在宣傳引導和個體覺悟,在其他許多問題上,則有賴於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積極作為。比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將“以房養老”納入法制軌道;堅持“房住不炒”,建立長效調控機制,給人們以穩定的預期;辦理手續簡化,條款不能太專業,要讓人看得懂等等。

網民“易永英”建議,應加強“以房養老”制度設計。“‘以房養老’在政策上涉及我國下一階段需要改革、尚待突破的領域,‘以房養老’擴圍,除了自下而上的市場化運作、逐步發展,更需要將其納入市場化改革頂層設計範疇,在法制保障、政策引導、市場配置、行業發展等方面加強規劃和統籌協調。”此外,網民“易永英”還提出,要發揮保險機制的重要作用,並要特別注意加強市場監督。

你願意用房子換養老金嗎?“以房養老”保險正式推向全國?

評論:政策仍需晚上,未來前景可期。

以房養老作為一種全新的養老模式,在全國一些地方試點四年多來,並沒有得到公眾的熱烈追捧,仍舊處在一種“小打小鬧”的狀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真正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老人,無不感受到了這一新型養老模式給自己帶來的“福利”,比如晚年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子女贍養的壓力也減輕了等等。

這說明,以房養老這一新的養老模式,雖然現在仍舊屬於非主流狀態,但它的未來前景,還是很值得期待的,這也是國家有關方面把其擴展到全國範圍內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以房養老保險向全國推廣的背景下,隨著經濟社會轉型以及市場不斷培育,以房養老保險市場的潛在需求將會顯現。但是要想讓這一養老模式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我們確實還有比較長的一段路要求,需要克服各種困難。

你願意用房子換養老金嗎?“以房養老”保險正式推向全國?

首先要過的是“觀念關”。在那些觀念比較傳統的老年人看來,自己辛苦一輩子掙來的一套房,死後卻成了別人的,心理上恐怕接受不了。而且,房子最終要歸銀行或者保險公司所有,恐怕也會影響到子女和父母的感情。

其次要過的是“政策關”。“以房養老”牽涉到金融業、社會保障、保險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牽涉到房地產評估、產權確定、人的壽命預期等諸多因素。既然以房養老的“倒按揭”模式,涉及如此眾多的領域和部門,在監管方面離不開政府各部門的通力管理。養老問題不僅關係到老年人晚年的生活保障,同時也關係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因此,政府部門應該積極承擔起這份責任來,為以房養老打開方便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