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發動機15大新技術 學會了輕鬆修車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發動機的性能是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排放性等性能的根本。所有的汽車公司為了強化發動機的動力性,為了儘可能地提高發動機的熱效率,不斷地採用新技術。

1、渦輪增壓

增壓中冷——空氣冷卻和水冷。

渦輪增壓是提高升功率的最有效的方法。由於再次利用了廢氣能量,使發動機的熱效率也有一定提高。

汽車發動機15大新技術 學會了輕鬆修車

汽車發動機15大新技術 學會了輕鬆修車

2、可變渦輪截面

增壓壓力閉環控制方法:

廢氣放氣閥控制

可變渦輪截面控制

汽車發動機15大新技術 學會了輕鬆修車

3、頂置凸輪軸加多氣門

這是4氣門的機構。

汽車發動機15大新技術 學會了輕鬆修車

汽車發動機15大新技術 學會了輕鬆修車

4、缸內直噴

單噴,雙噴,更好地組織燃燒過程。

汽車發動機15大新技術 學會了輕鬆修車

汽車發動機15大新技術 學會了輕鬆修車

5、可變進氣歧管長度

又分為非連續可變和連續可變進氣管長度,提高各轉速下的充氣效率。

汽車發動機15大新技術 學會了輕鬆修車

6、可變氣門升程

提高各轉速下的充氣效率。

汽車發動機15大新技術 學會了輕鬆修車

7、可變壓縮比

兼顧經濟性與動力性。

汽車發動機15大新技術 學會了輕鬆修車

8、可變氣門正時

充分利用氣流慣性,提升進氣充量。

汽車發動機15大新技術 學會了輕鬆修車

9、可變排量(停缸技術)

這是8缸機停4個缸狀態。

10、自動啟停(ISG,制動能量回收)

ISG是汽車起動發電一體機,直接集成在發動機主軸上。ISG融合了電機、現代電力電子、數字信號處理、現代控制等技術,集傳統汽車的起動和發電功能於一體,具有突出的起/停控制快、能量再生利用好、動力輔助性強等優點,尤其在降低排氣汙染、節約燃油方面效果明顯,是國際公認的傳統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未來電動汽車發動機部件的必然發展方向。該技術目前已完成實驗室樣機研製。

11、新型燃燒系統

汽油壓燃

HCCI燃燒(均質充量壓燃)

汽油機是均質充量火花點燃,柴油機是非均質充量壓燃,如果汽油機能實現均質充量壓燃,可以採用相當稀薄的混合氣,因此可以按照質調節的方式,直接通過調節噴油量來調節扭矩,不需要節氣門。可以進一步的提高發動機的熱效率。

12、熱管理系統

集成式排氣管,可以更好地利用廢棄能量。

13、電氣化,智能化

變頻電子泵等。

電子水泵顧名思義就是電子驅動的水泵,驅動冷卻液的循環進行散熱,因為是電子的可以隨意調整水泵的工作情況,就是說冷啟動的時候轉速很低,幫助快速升溫,並且可以降低能耗。又可以在大功率散熱的時候全負荷工作,並且不受發動機轉速控制,可以很好的控制水溫!

14、可變排量機油泵

傳統的機油泵工作中,隨著發動機轉速的增加,機油壓力也不斷增大,機油的壓力主要是通過機油泵內部的限壓閥限制,但是這時的機油本仍然運行在最大輸出量,不僅消耗發動機的動力,而且輸入的能量轉化為熱能,加速了機油的老化。因為機油壓力高,發動機相應負荷大,燃油消耗也會大;而且以前的設計較高的機油壓力,相應也會有較多的機油參與燃燒,機油消耗大,排放也會變差。

可變排量機油泵進一步提高燃油經濟性,改善排放。

15、雙循環

奧拓循環和阿特金森循環

阿特金森循環與傳統發動機的奧拓循環相比,其最大特點就是做功行程比壓縮行程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膨脹比大於壓縮比。更長的做功行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燃燒後廢氣殘存的高壓,所以燃油效率比傳統發動機更高一些。只要明白了這一點,阿特金森循環就懂了七成。另外,阿特金森循環只適合在低轉速區域熱效率高。超過3000轉,反而影響發動機功率及熱效率。所以阿特金森循環與奧拓循環要可以自動切換。也稱雙循環發動機。(Jumpca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