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分享|頭馬與我——助力我的職場與人生

Online分享|头马与我——助力我的职场与人生

Lean in Shanghai粉絲群Online分享

Online分享是Lean In Shanghai粉絲群中的粉絲針對大家感興趣或感到困惑的問題,結合自身生活工作經驗所做的分享。

Lean In Shanghai粉絲群面向我們所有的微信訂閱者,希望建立一個基於信任的信息交流平臺,讓群內的Lean Iners可以互幫互助,一起分享和交流職場、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經驗與感悟,以傳遞“Lean In”精神和實現“Inspired and Empower Women”的宗旨。

我們最初聽說,或者談到頭馬,多跟學習英語、提高英語有關。然而,頭馬真的是學習英語的地方嗎?頭馬到底是做什麼的?我們能在頭馬收穫什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頭馬俱樂部?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個有著94年悠久歷史的非盈利組織。嘉賓曼丹將結合自身和幾位頭馬大咖的經歷,為大家一一解答疑惑

嘉賓- 吳曼丹

曾就職於某公立三甲醫院,後專職追尋甜品與咖啡的夢想,因著對醫療和技術的熱愛,轉身投入互聯網醫療行業,認真對待每一次的職業轉型。工作之餘,較多參與基於信仰的社會活動;成為toastmaster 會員14個月,一直擔任 officer。

遇到並加入頭馬的契機

兩年前,參加了一次Startup Weekend創業週末。活動要求每個人用一分鐘的時間陳述自己的創業點子,並招募他人加入自己的團隊,用48小時完成一個商業PB。當時參與者有近百人,但是我的pitch只吸引了三個投票,所以最後,我沒能組織自己的團隊。事後對此事進行了反思,不是因為自己的創業點子沒意思或者不值得嘗試,更多的是,自己的表達不夠吸引人。所以,怎樣在公眾演講中快速的抓住他人的眼球、說服他人認同並且因自己的演講產生行動?對於從小夢想著改變世界的自己,實在是太需要這方面的能力了。這就是我加入頭馬的原因,鍛鍊公眾演講能力

最初是抱著練習公眾演講的目的加入頭馬的。所以以為做好每次的演講就夠了。加入俱樂部後,每個月參加一次會議,做一次英語演講。然而……漸漸才意識到,頭馬不僅僅是練習公眾演講的地方。

投入與收穫是成正比的,隨著一次次的演講經歷,已經沒有了最開始的緊張、贅詞,但是演講的熱情也漸漸消逝。這也是大部分頭馬會員成為Disappeared toastmaster的原因。除了可以在臺上講,我們不知道在頭馬還可以有什麼收穫。

直到參加了換屆官員競選並當選為俱樂部最重要的官員之一Vice president education,負責教育相關內容,類似於企業的COO,每週組織一次常規頭馬會議,深入瞭解俱樂部的運營方式,熟悉頭馬94年的教育體系的沉澱,才意識到,在頭馬真的可以有更多的收穫,但前提是,投入足夠的時間

加入頭馬後期間也有想放棄的時候,特別是,看到一些自己不認同的現象,或者沒看到成長的地方,或者與自己的其他生活衝突,因著承諾和責任堅持下來,畢竟只要半年的時間,以為半年任期結束後就可以了。但結束後,發現自身的成長遠超過自己想象,便堅持了下來,現在又進到中區officer團隊。我相信,目標明確,願意投入一定的時間,一定會超過預期值的達到自己的目標。

頭馬對生活及工作的影響

最重要有三個方面,分別是公眾演講、時間管理、自我認知。

01

公眾演講

在認識到每月一次的演講並不能帶來很大果效後,更多的參與到俱樂部的運營管理中,更多的take其他的角色,公眾演講能力也有了極大的提升。這個在我工作以外進行了驗收,一是在今年4月份敘利亞難民探訪中全程擔當翻譯(包括公眾演講),二是今年6月份的樂天行動派(北京大學與蓋茨基金會聯合)閃電演講中的演講嘉賓,當場被主辦方邀請做他們的演講者的trainer .這個對我來說還是挺意外的。因為不久以前,我還是一個在公眾面前說話就臉紅,或者話都捋不清的人。但現在在公眾場合演講,可以說已沒有壓力。

02

時間規劃

分為幾個方面,一是個人整體時間的規劃,因為除了常規工作,還有信仰生活、頭馬、健身online的MBA課程及其他的social networking,所以需要更合理的運用自己的時間。因著半年多頭馬會議的組織經歷,我能夠更好的規劃運用自己的業餘時間;二是在工作中,對會議時間的把控也越來越好,因為職業性質的需要,經常要協調各部門參會,現在再也不會出現冗長的會議了…

三是在組織各種活動中,能很快在腦海中形成帶時間段的agenda.

03

自我認知

在一次次的打磨演講稿的過程,不斷的鍛鍊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越來越清楚自己內心的聲音,而不容易被外界的紛繁所攪擾。因著更新對自己的認知,能夠更勇敢的做出選擇。特別是對生活、對不健康關係的斷舍離。

客觀的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頭馬也不例外。中國區頭馬的演講比賽比較注重演講技巧,比如誇張的語音語調、肢體語言等很受歡迎,但對於演講本身所傳達的message沒那麼重視。但是我個人更注重key message,喜歡Ted演講,所以這個是需要自己平衡,是希望暫時得到別人的認同,為了拿獎而去講,還是堅持自己的風格,直到站到自己更喜歡的舞臺上。

起源

1924年, Dr Smedly首次發起,幫助職場年輕人提高溝通力與領導力。由於在20世紀早期的美國,習慣使用“Toastmaster”來稱呼在晚宴中祝酒和介紹演講嘉賓的主持人,而常規頭馬會議都會有主持人。因此,Smedly先生用“Toastmaster Club”來命名。

現狀

目前全球在141個國家,共有16400家頭馬俱樂部,352000多註冊會員,致力於溝通力和領導力的培養。通過常規會議既定演講,積極評估反饋,帶領團隊,幫助他人實現目標,頭馬始終保證維持積極、支持的氛圍。

除了mission,vision,value外,還有頭馬最重要的教育體系和官員體系,是支撐頭馬這94年能夠持續運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我會貼兩張圖大家瞭解:

這是最新的教育體系,根據每個人的需求,定製成長路徑:

Online分享|头马与我——助力我的职场与人生

這是官員體系:

Online分享|头马与我——助力我的职场与人生

頭馬分社區俱樂部和公司俱樂部,特徵各不相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

社區俱樂部:

Online分享|头马与我——助力我的职场与人生

公司俱樂部:

Online分享|头马与我——助力我的职场与人生

對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頭馬,我建議大家首先明確自己的目標,希望在頭馬有何收穫;其次,做好預期,因著組織的特點,有成熟的會員,也有初入的會員,水平參差不齊是正常現象;最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裡不是一個絕對完美的地方,但是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的方式。

兩種方式與我們進行互動:

1

在Lean In Shanghai公眾號後臺給我們留言

2

發送感想至我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添加weloveleaninshanghai為微信好友,隨時關注我們動態

投稿或合作 | [email protected]

微博 | @Lean-In-Shanghai

LinkedIn | Lean In Shanghai

▷ Lean In Shanghai 精選原創:

▷ 致 · In人生專欄文章:

致 · In人生 Vol. 2 | Interesting × Niubility = Infinity

Lean In Shanghai

進入Lean In Shanghai微信公眾賬號

點擊菜單“關於我們-關於Lean In Shanghai”

全面瞭解Lean In Shanghai

Lean In Shanghai 微信群

為了更多優秀女性可以進入粉絲群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現加入粉絲群開放三種渠道:

1.參加活動:參加一次以上(一年內任意一場)我們的線下活動

2.邀請制:由粉絲群現有成員背書推薦入群(要求推薦人提交給小助手如下信息):

a) 200 字被邀請人介紹(包含:姓名、行業、職能、工齡,興趣愛好和 1-2 個善於分享的話題以便做之後的群分享);

b) 提交 200-300 字推薦人認為被邀請人適合加入粉絲群原因,審核通過後由小助手拉被邀請人入群

3. 自薦制:不滿足前兩條但是仍非常有意願進入粉絲群的女性,可以

a) 自行提交 500 字自我介紹和 500 字加群原因給小助手,

b) 篩選進群后需要在 14 天內完成一次線上分享(主題不限,時間為週五晚 8:00~8:30,如 14 天內未做分享,由小助手移除出群聊

4. 所有加入群的成員必須要及時(2小時內)填寫調查問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