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滅亡不能只賴皇帝不行,更重要的是藩王的財政支出

明朝的滅亡,一部分歸結於皇帝的治理,還有一部分是歸結於藩王。朱元璋一生有四十六個后妃,二十六個兒子和十六個公主。其中有兩子兩女早逝。這麼多的子女,導致的後果就是,在一百年後,他的家族繁衍到八千多人。這些人都由大明王朝的財政養活。

大明王朝的滅亡不能只賴皇帝不行,更重要的是藩王的財政支出

為滿足他們妻妾成群,錦衣玉食的生活,其龐大的開支相當於全國三分之一的軍費。並不是所有的錢都給皇上敗壞完了,這一弊端在朱棣的時候還顯現不出來,越到明朝後期越能顯現,萬曆三大徵用完了張居正變法以來的所有錢財,這裡面又有多少是給了藩王呢?不得而知。

而根據明朝制度規定,諸侯王享有優厚的政治、經濟待遇,宗藩制度逐漸將宗室們變成了一個寄生階層,整日過著遊手好閒的生活。這一制度的確立,在明初是有利於朱家王朝的統治,但久而久之,他們生活越來越奢華,人越來越懶惰,只靠自己是皇親國戚的身份橫行霸道,不但不為國家積累錢財,反而成為破壞明朝統治基礎的蛀蟲。

大明王朝的滅亡不能只賴皇帝不行,更重要的是藩王的財政支出

恐怕當初朱元璋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子孫未來竟然會這麼興旺,僅僅靠二十幾個兒子,帶了來上萬的子子孫孫。每一個宗室,朝廷就要提供一份終身的歲祿,人口翻番,宗藩歲祿也就成倍增長,成為大明朝廷不堪忍受的重負,成為了歷代皇帝最頭疼的事。

大明王朝的滅亡不能只賴皇帝不行,更重要的是藩王的財政支出

到明世宗朱厚熜的時候,已經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宗藩的開支已經成為國家財政支出的老大,然而因為他自己也曾是藩王,最後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命令大臣擬定條款,審閱後下詔頒行,發行《宗藩條例》,通過限制妻妾的數量來抑制宗室人口的急劇上升,它並不能從根本是解決宗藩歲祿給朝廷財政帶來的壓力,可憐最後崇禎皇帝在明朝滅亡之際,向滿朝大臣乞求捐錢,卻只籌集20萬兩,偌大的天下,皇帝親自出面只有20萬兩,不可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