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效果不好?劉博士說:有這幾個做法,定會癌症加重!

癌症的高發和治癒難度大,使得人人談癌色變。癌症患者更是可以為了治癒癌症千金散盡,然而在抗癌過程中也有不少錯誤的觀念在癌症人群中傳揚,不僅不能幫助抗癌,反而延誤病情,影響治療效果。今天就來扒一扒這些謬論。

癌症治療效果不好?劉博士說:有這幾個做法,定會癌症加重!

長期不吃飯,餓死癌細胞

不少癌症患者認為:癌症患者長時間不吃飯可以把癌細胞餓死。他們覺得癌細胞得不到充足的營養補足就會自行死亡,以此來達到抗癌的作用。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性癌症患者不得而知,但不少癌症患者的確有這樣的嘗試。

真相:在抗癌過程中,只有癌症患者自身營養充足,身體素質較好,才能有更多的資本與病魔抗衡到底。癌症患者接受手術、放化療後使得身體元氣大傷,免疫力大大降低,只有適當補充營養,合理膳食才能快速修復傷口,提高免疫力,恢復自身的體能。

對腫瘤而言,就算不吃飯,也不會被餓死。即使是在患者飢餓的狀態下,腫瘤還是會從身體獲取養分。而如果因為節食絕食導致自身營養不良,出現免疫力障礙,甚至是癌細胞快速擴散轉移,那就不是餓死癌細胞,而是餓死自己了。

癌症治療效果不好?劉博士說:有這幾個做法,定會癌症加重!

癌症患者需靜養,不宜運動

還有一部分癌症患者認為,患了癌症應當多加註意休息,不易多做運動。有人會擔心,腫瘤已經將身體侵蝕,帶走了大量的營養和能量,如果再運動消耗體能,身體肯定會變得更加虛弱,因此他們認為得了癌症宜靜不宜動。

實則不然,對於患有癌症的人而言,適度科學的運動不僅能夠強身健體,增強機體免疫力,還能很好的幫助患者睡眠,促進患者臟腑功能恢復,適當的運動量可以很好的調適患者消極的情緒,增強癌症患者抗癌的信心和意志力。有不少癌症患者,通過積極的治療和科學的運動最終戰勝了癌症,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人們一個事實,適當的運動對癌症患者的康復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對於接受治療後身體虛弱的朋友,更加不能陷入“靜臥修養”的誤區,長時間的久臥不動,血液循環不暢,反而會出現更多併發症。

癌症治療效果不好?劉博士說:有這幾個做法,定會癌症加重!

上面我們說到了有部分癌症患者認為不吃飯可以餓死癌細胞,這樣的想法是極端錯誤的。那麼還有另一部分人則認為癌症是大病,大病需大補,尤其是做了手術、放化療後這種大傷元氣的患者更應該多吃滋補品。這種想法又可謂是另一種極端錯誤的。我們常說過猶不及,再好的補品吃多了也可能適得其反。

癌症患者遭遇病魔必然會導致身體虛弱,身體臟腑功能失調和衰退,尤其是經歷了手術、放化療這三把治癌“大刀”的“大刀闊斧”後的癌症患者,他們在治療過程中元氣大傷,自身免疫系統被二次破壞,臟腑功能大不如前。他們或多或少會存在脾胃功能不佳,即便攝入大劑量進補佳品,也很難真正“補進去”,反而給身體造成負擔。

癌症患者營養的補充更應當講究科學、合理。哪怕是例如像是人參既具有抗腫瘤功效,又具有滋補功能的藥膳,也一定是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進食,堅決不可自己隨意進補。對於那些食慾減退,有噁心嘔吐、眩暈乏力等副作用明顯的患者更應當選擇符合患者口味,以清淡為主的飲食。只有謹慎而又合理的營養補充才能真正幫助癌症患者對抗病魔。

癌症治療效果不好?劉博士說:有這幾個做法,定會癌症加重!

得了癌症,沒多少時日可活了

很多人把“癌症”與“死亡”劃上等號,認為一旦被確診了癌症,就沒多少時間可以活了。其實,很多癌症在早期發現,積極配合治療是可以得到很好治療的,及時是到了癌症中晚期,也有很大的治癒希望。

“三分之二的癌症患者是被嚇死的”這樣的說法毫不誇張的道出了癌症患者的恐懼心理。在“癌症必死”的高壓下,患者日日處在情緒緊張、焦躁中日不能食,夜不能寐,反而導致癌症的快速惡化。

積極、樂觀的情緒對癌症患者的康復極為重要。研究發現,情緒會影響癌症的發生和發展。所以,即使是被確診為癌症,也不要輕易放棄,更不能消極“等死”。癌症患者應當儘快振作起來,抱著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才有康復的希望。

我是劉自力博士,願與您共同探討癌症治療經驗,歡迎大家積極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