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揭发匿灾起家,最后也因匿灾而败落的清朝封疆大吏——田文镜

雍正帝的心腹大臣田文镜,出生于康熙元年,康熙二十二年进入仕途。在他仕途的前二十多年里,先后任福建长乐县丞,山西宁乡知县,在迁直隶易州知州,可以说一直是个州县官。到了康熙五十五年,任员外郎奉命巡视长芦盐政,因提出的改进“盐引”制度,给当时分管户部老四胤禛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也因此引起胤禛对他的重视。

靠揭发匿灾起家,最后也因匿灾而败落的清朝封疆大吏——田文镜

雍正元年,田文镜祭华山途径山西,目睹山西正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便把山西巡抚诺敏不管不问、隐情不报灾情上报雍正帝,雍正帝很欣赏他的直言,于是罢免诺敏,命田文镜前往山西赈灾。

靠揭发匿灾起家,最后也因匿灾而败落的清朝封疆大吏——田文镜

这便成为已年近60岁田文镜一生的转折点,使他从一个六品小官一跃成为封疆大吏,出任山西巡抚,而他又不是进士出身,这在清朝历史上很少有的。不过,田文镜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不负雍正帝的重托,在山西从清理积压案牍入手,整顿吏治,使吏治焕然一新。

靠揭发匿灾起家,最后也因匿灾而败落的清朝封疆大吏——田文镜

雍正二年,田文镜出任河南巡抚期间,严格执行雍正新政,清理亏空,充实财政,开垦荒地,火耗归公,政绩非常突出。雍正帝嘉奖他,给他每年养廉银二万八千九百余两,比原来的俸禄提高了一百八十六倍。后又推行摊丁入亩成效明显,雍正又给他加了一万两养廉银。但是田文镜不领这笔银子,说自己“俯仰从容,公私给足”。

靠揭发匿灾起家,最后也因匿灾而败落的清朝封疆大吏——田文镜

田文镜想做一个受雍正器重的“吐气督抚”。深知圣意的他上奏弹劾当时位高权重的隆科多。雍正早想除掉隆科多,因满朝文武慑于他的权势,无人敢弹劾。正苦于无从下手之际,田文镜上了这份奏折,雍正当即要六部核查隆科多,从此,雍正对田文镜信任。

靠揭发匿灾起家,最后也因匿灾而败落的清朝封疆大吏——田文镜

雍正五年七月,田文镜升任河南总督,加步兵尚书衔。在河南严格执行雍正旨意,大刀阔斧地整肃吏治。因他行事大胆果断,能充分体现了雍正新政之精神,雍正帝对他的手段十分欣赏,树立他为“模范疆吏”。

靠揭发匿灾起家,最后也因匿灾而败落的清朝封疆大吏——田文镜

雍正六年十月,田文镜又任河南山东总督,管理两省期间,他大力治盗,严督诸州县清理亏空,对怠慢者,严厉追责,立刻惩罚,对手下的贪官污吏,绝不姑息迁就,三年他共处理二十多人。得到雍正帝的赞许。

靠揭发匿灾起家,最后也因匿灾而败落的清朝封疆大吏——田文镜

雍正七年,田文镜加封太子太保,次年兼北河总督。颇为有意思的是,七年前田文镜靠揭发山西巡抚诺敏匿灾起家,七年后也因匿灾自己走向败落。

靠揭发匿灾起家,最后也因匿灾而败落的清朝封疆大吏——田文镜

雍正八年,河南水灾,他却上报“民间家给人足”。雍正帝得到真实情况后,替田文镜开脱说,这样实心干事的大臣,肯定没有不管百姓困难的道理,可能是近来年老多病,精力不足,被下属欺骗了。

靠揭发匿灾起家,最后也因匿灾而败落的清朝封疆大吏——田文镜

于是,田文镜在雍正十年回家养老,于雍正十一年二月病逝于河南。

更多精彩,请关注【下午历史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