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情绪,决定了家庭的温度


如果说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掌舵者、领导人的角色,那么母亲则是一个家庭的调节阀、供氧机。

作家梁晓声曾说:“人类生活中最温馨最富有诗意的,能使人类情感得到净化、趋向美好的部分,源于女性。男人成就世界,而女人成就了男人。”

我们常说“成家立业”,成家了才能更好地立业,就是因为丈夫浸润在妻子的温柔、家庭的温暖之中,能够更有干劲、无后患地为生活打拼。

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情感的话”。

小时候,胡适家境颓败,每年除夕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来家里,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

胡适的大哥见状早已避出去了。

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脸上没有一丝怨气,只当做没看见这一群人。

到了近半夜,母亲才走后门出去,请一位邻居到家里来,给每一家债户分一点钱,和颜悦色地把一个个讨债的送走。

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胡适回忆说,有六七年都是这样过年的。

家里大嫂不懂事,二嫂气量小,但胡适的母亲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他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他们还不曾有公然相骂相打的事。”

母亲的和善并不代表无原则地纵容宠溺孩子,恰恰相反,母亲管束胡适最严。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他一句,打他一下,她会给孩子罚跪,说理,无论怎样重罚,她都不允许儿子哭出声来,因为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最后,胡适写道: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台湾心理学博士、脑科专家洪兰女士在TED演讲时,用她对男性与女性的脑部研究报告,从科学的角度阐明:

从人类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绪能量远远超过男性,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所以,当你教育一个男童,你教育的只是一个男童;但是当你教育一个女童,你教育的是整个家庭和下一代。


著名编剧人廖一梅说:“我不认为好太太一定要做家务,我就不会做饭,但我自信给家人的东西比做饭更重要。”

如今,儿子开朗乐观,人生目标是要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