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老市」與「新市」

小公園片區是汕頭埠發祥地,是汕頭文化之根,歷經150多年,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小公園片區日漸破敗的變化始終牽動著每一個汕頭人的心。在這次“創文”行動中,小公園片區的保育活化問題越來越受到市民的關注,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普通百姓,許多人都在期待能將小公園片區當成文物來保護,修舊如舊,修新如舊。十分欣喜的是,小公園片區的保育活化工程目前已陸續在展開,相信在不久,被稱為“老市”的小公園片區將會重新煥發新姿,為子孫後代留住汕頭文脈。

昔年,小公園片區曾叫“老市”,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知所云。但確確實實,汕頭有過“老市”叫法的存在,還有不為人所知的“新市”。這幾年來,我曾對“老市”以及“新市”的出處請教過多位老者,依據不同的說法,歸納起來大致有幾種說法。

汕頭“老市”與“新市”

說法一,“老市”在清嘉慶年間(1796-1820)已有此叫法。在此之前的乾隆年間(1711-1799),汕頭(時稱“沙汕頭”)在形成市集的同時,也形成了雛形的建設佈局。到了嘉慶年間,市區效仿縣城,作方格式佈置,而後隨著沙脊形狀和水上交通環境,向西南方向形成環形放射佈局。此時汕頭埠的土地面積已有4萬平方米,海岸線大致是從崎碌路沿銅山路頭(即今外馬路下段至永平路頭)、道臺前(今同平路)至花園塭(今烏橋)。福建銅山來汕商船均停泊在銅山路頭海灘。隨著鹽業生產的發展,鹽、漁民和防守士兵逐增,商船出入日多。於是,在今昇平路北面,民族路西一帶的海邊,漸漸出現了商業服務行業。交易在船上形成,有人在來往的運銷船頭上開設船頭行,專為來往船隻代銷來貨,代購去貨。清道光元年(1821),被稱作“老市”的範圍主要在今民族路、同平路一帶,外馬路、居平路一帶則是海岸線,老媽宮前為船隻停泊的主要岸段。小販們在老媽宮前擺攤設點,供應糧食、燃料、藥材及副食品、小商品等。漸漸地有商人在埠上開店以滿足船商所需。後來,店屋越開越多,有經營柴、米、藥材、修船等商業行檔200餘間,範圍“數方華里”,清嘉慶十九年重修出版的《澄海縣誌》已有記載,並形成行街、打錫街、順昌街、萬勝直街等街,因路道彎窄,有“十八螺巷”的別稱。在這個時期,人們稱此處為“老市”。據地方史志記載,“老市”是“汕頭最早形成的雛形市街”。

汕頭“老市”與“新市”

說法二,“老市”是由“鬧市”訛化而來的。從嘉慶十九年(1814)至咸豐十年(1860)這46年間,汕頭(時稱“沙汕頭港”)海灘填築土地面積增至24萬平方米,擴大5倍,年均造地面積4545平方米,其中心地帶呈扇形狀伸延街區,向西南伸延300米,向西北伸延600米,人們不斷開發海灘建造鋪屋,形成市集,被稱為“鬧市”。隨著汕頭開埠,基礎建設加快發展,房屋面積已達10萬平方米,“四永一昇平”、“四安一鎮邦”便是在這個時期開發建設。查《汕頭市志·城鄉建設》載:據《六十年來之嶺東紀略》汕頭簡圖標記,咸豐八年(1858)汕頭開埠前夕,市區道路以今昇平路為界,劃分為南北兩種不同格局——北部沿“鬧市”擴展,以東西向和南北向道路交叉成方格式;南部則以今昇平路與民族路交叉口為軸心,向西南輻射呈扇形路網。後來,隨著商業中心的轉移,商貿區擴大,且發展為店居混雜,原“鬧市”已形退化,逐漸成為市區腹地。“鬧市”之名漸漸被訛化為“老市”(潮語“鬧”與“老”諧音)。

汕頭“老市”與“新市”

說法三,“老市”是指老媽宮對面這處建築物,即今汕頭市百貨文化用品公司所在地,它位於昇平路1號,左邊是水仙宮巷,右邊是新關街,背後是順昌街。“老市”的出現應從新關街(即現在的老媽宮粽球店所在地)說起,新關街是在光緒年間闢築的,筆者從相關資料查閱獲知,光緒三十四年(1908)6月22日的《雙日畫報》中《嶺東紀事》記載:“汕埠擬爭海關前被佔築路。本埠內街皆狹隘,獨洋稅關前大馬路寬廣數丈,在海坪一帶地方,系由光緒八年,潮州新關施委員稟奉督關道各憲準築之馬路,又系仿照漢口成案,抽收出入口貨物填築者,亦曾經各上憲札行澄海縣及施委員勒石示禁填築有案。”因此,新關街是“汕頭市最早的馬路建設,是當時標準最高,質量最好的馬路。”回頭再聊一聊汕頭的肉菜市場,汕頭開埠後數十年間,市內沒有設固定市場,菜農挑菜上市、漁民捕魚販賣,大都是聚集在今安平路中段這個範圍內,巷道狹窄,沿街兩邊規模不大(安平路是1926年闢建的),由此形成臨時墟市。而更多從鄉下來的小販喜歡走街串巷叫賣。民國十七年(1928),市政廳就在新關街一側闢建第一市場,也稱“老媽宮市場”,我在當年的《汕頭市政公報目錄》中見到一行文字記載“人和公司請派員驗收第一市場工程完竣”“佈告第一市場管理規則”等文字記載,這與陳漢初先生在《汕頭埠圖說·菜市市場》一文中稱“上世紀20年代末,汕頭市場新增並已建成的有3所,第一市場在老媽宮前昇平路頭昇平戲院下,共2層;第二市場在外馬路同益東巷尾西畔;第三市場在共和路……”在時間上吻合。當年這處第一市場,共2層,樓下是肉菜市場,二樓是昇平戲院,電影戲劇兼營,故此處日夜都很熱鬧。後來,安平路中段新開設了雙和市場,一部分檔主及顧客就被吸引到新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就將日見清冷的第一市場稱為“老市”,而把後來居上的雙和市場稱為“新市”。

汕頭“老市”與“新市”

我認為無論是“老市”還是“新市”,儘管出現了不同的說法,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已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代表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淵源,印證了汕頭的發展和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