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长春中考改革是增负还是减负?全面解读新中考影响有多大!

昨天对长春市所有的家长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特别的一天吧,长春市教育局一纸文件带给大家的是中考改革的“实锤”!新出炉的中考改革方案,不说天翻地覆吧,但是也改得让人措手不及。

不出小编所料,昨个家长们看完这天书般的“官方文件”后纷纷表示看不懂、求解析呀!!

独家:长春中考改革是增负还是减负?全面解读新中考影响有多大!


独家:长春中考改革是增负还是减负?全面解读新中考影响有多大!


其实关于昨个中考改革的文件啊,大家别看有那么多的字儿,有用的“干货”就这么几个儿!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出来,如下:

一、地理、生物学科纳入中考计分科目:

从2018年入学新生(2018年上新初一的)开始,将地理与生物学科纳入中考计分科目(合卷100分,各50分),实行纸笔闭卷考试,在八年级下学期末进行,也就是2020年进行。(以前这两个学科也一直都在,只是成绩不纳入中考总分,这回正式纳入进来了)

二、语文--汉字书写能力纳入考试范围:

从2018年入学新生开始,将汉字书写能力测试纳入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范围。(简单点说,就是书写是否规范,划重点,汉字书写开始变得重要了)

三、英语--英语口语纳入中考,成绩计入学科总分:

2018年、2019年入学的新生,强化外语学科口语教学改革。从2020年入学新生开始,将外语口语考试纳入中考,成绩计入中考外语学科总分,在九年级下学期与外语听力考试同步进行,听力与口语总分值为30分。(哑巴英语不可以了,要会说会听才OK)

四、体育--由原来的40分调整为50分:

从2018年入学新生开始,调整体育与健康考试分值,由原来的40分调整为50分(其中,七年级15分、八年级15分、九年级20分),考试成绩纳入中考计分科目。(体育较之前涨了10分,可见重视程度,具体考试项目会不会有变还未知)

五、扩大推荐生比例和覆盖范围:

将逐步扩大民办普通高中推荐生比例,到2020年,不低于学校招生计划的30%。(民办高中的推荐生变多了,这对家长和孩子是好事儿,多了一道保险)

六、普通高中拟开展自主招生:

需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自主招生申请,经批复同意后,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向省教育厅报备审批,通过后方能进行自主招生,同时由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实行为期三年的动态管理。自主招生指标应控制在本校招生计划的5%以内。(举个例子,一所高中招700人,以后会有35人可以通过学校的自主招生入学)

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次改革,八卦小编分别采访了对应这次改革项目的学科老师以及圈内的精英校长,别着急,咱们一个一个来看哈~(内容有点长,但只要耐心看完就全都明白了)

一、地理、生物学科纳入中考计分科目:

地理加入中考是势在必行

南湖实验中学李婷婷老师:

1、初中地理是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是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现地理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进行地理交流与表达,认知地理事物背后的道理。进而形成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认为地理加入中考是势在必行。

另外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有一些内容是要以初中的知识做基础,掌握好初中的知识和内容也尤为重要。

2、其实学生对于地理的学科加入中考不用过于紧张。

地理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留心观察生活现象,直观感性的认知地理事物,拓宽视野,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和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课堂上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认知地理事物背后的地理原理,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同学和老师共同学习。

3、地理加入中考后对学生不会造成过多的课业压力,因为是分阶段验收,考试在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进行,和以往会考的时间很接近,只是形式变成了笔答试卷,分值有所增加。并不会增加学生初三的课业压力,相信只要孩子积极参与课堂最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生物学科加入中考是大势所趋

南湖实验中学蒋大壮老师:

1、因为生物是最贴近生活的学科。无论是了解身边的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还是了解我们自身构造、消化过程、输血原则、疫苗原理、遗传规律等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都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大大提升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另外,初高中生物课程有很多交叉区域,初中生物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高中生物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2、同学们要想学好生物,首先要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在课后多观察,实验、尽量尝试用课堂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生物现象、生物原理;另外,多思考,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并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带着疑问去学习,并将自己的观点与老师及同学们分享并讨论,以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会增加学科压力。生物考试是在八年级结业的时候,并不影响九年级的其他中考科目的学习和复习。重要的是,生物学科更注重的是学科素养的培养,这种培养并不是来自于题海战术,而是来自于生活中的观察、理解和分析。目前,正是学生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的时候,同学们对生物这门学科也有着极大的兴趣,只要保持专心,细心,恒心,必能在轻松的状态下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语文--汉字书写能力纳入考试范围:

师大新城的杨杨老师说:汉字书写能力纳入考试范围是应该的也是很正确的。2011版的新课程标准里很明确的就把汉字书写这块儿放到了考察一项。但汉字书写平常在考试里面很难有一个量化的一个考核。基本上它全都是以作文和书写这块儿以一个隐形的分数呈现,孩子们其实也重视,但他没有明显的一个题型的出现,所以2018年新初一开始把这个纳入到考试范围,我觉得还是非常好的。

就如何考的这个形式来说还值得商榷,因为他并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语文它本身就是一个文科,相对来说他肯定是以主观题为主。所以我到现在也不是很清楚,到底是按照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考量,他写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酌情加分或扣分,这个都值得咱们去思考。

三、英语--英语口语纳入中考,成绩计入学科总分:

吉大慧谷的陆凌鹤老师说:增加英语口语分数是还原语言基本属性的一次改革,很早以前就有呼声,这次落实到真正的考试中了。虽然所占比重还不是很大,但是已经体现出了英语教学改革的变化趋势。

考试改革带动的将是整个教学侧重的一个改革。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进一步增加阅读理解的比重,以听说为基础的语法学习也将越来越受欢迎!

中考加入英语口语考试,旨在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促进对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中学生整体英语素质。考试作为促进学习的手段,既为教学服务,又对教学产生反拨作用,给教师一定的启示。增设口语考试,必然会促进口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口语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四、体育--由原来的40分调整为50分:

九十七中学的迟海龙老师说:中考体育的分值从40分变为50分这个事情,无论从那种意义上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由于分值变大,更能引起家长和学生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50分的分值已经和其他的小科目等同了,这样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对升学有帮助,完全两全其美的事情。

五、扩大推荐生比例和覆盖范围:

这个没啥说的了,其目的还是想要优质生源的均衡。

六、普通高中拟开展自主招生:

说白了就是长春的普通高中拥有自主招生的名额了,比如说学校计划招生700人,那么就可以拿出5%,也就是35人的名额来自主招生。至于自主招生有什么条件,估计每所学校衡量的标准可能都会不一样,文件里也说了还要经过申请和审批才行,不是想咋的就能咋的。

在八卦小编看来,这次改革最最重要的变化当属地理和生物学科纳入了中考计分科目,而且还是闭卷!体育从40分增加到50分,两项一算多出来的这110分归到中考总分(750分)里,这对孩子们来说无形之中增加了两科的学习负担啊,孩子压力变大。对于家长来说,顿时就觉得又要多付出两个课外辅导班的钱和时间了......

独家:长春中考改革是增负还是减负?全面解读新中考影响有多大!


但改革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好的呀,现如今学生的素质不全面,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只考察主科,不重视其他科目,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所以也是时候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了。

对于这次的中考改革,家长们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从昨天的八卦后台留言就能看出来,两方面的声音占比五五开,持不赞同观点的家长认为,这次改革严重的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学科增多孩子的学习压力也就越大,同时也不得不报课外辅导班,说是要减负,但是!这纯属是要累死人的节奏呀。

赞同观点的家长认为,由于以前的中考没有生物和地理,会让这两个学科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孩子上了高中后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中考这样改革会更加做好这两科的初高中衔接。

独家:长春中考改革是增负还是减负?全面解读新中考影响有多大!


独家:长春中考改革是增负还是减负?全面解读新中考影响有多大!


那么对于这次的改革,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八卦小编继续采访了咱长春市的几位大校长,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看待这次中考改革的吧!

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王志峰校长:

因为中国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孩子受大环境影响,对一些学科不重视,实际上孩子不能全方面发展,尤其是可能会给高考带来一些压力,因为初中并不重视地理和生物,会让孩子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造成知识欠缺。另一个方面,把地理、生物也纳入到考试范围有可能是为高考改革铺平道路,所以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要重视这两个学科新加入中考。还有,从学校方面角度上看,会促进这两个学科老师的专业发展,希望这两个学科加入中考后能促进老师的发展,让每个老师都能适应教学,每个学生也能全面成长。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向前发展,同时社会的发展,人智慧的增长,改革制度在宣布实施的时候也会前期论证包括研究,通过参考国内

其它省市等等,我相信长春市教育工作者的智慧,改革一定是前进的而不是后退。

改革会有一定的实际影响,比如会重视这几科的学习,孩子们也会被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在国外是没有这样详细的分科的,中国是分科教育,但是分科有分科的好处,会学的更精一些,但如果像原来一样强调学的是7科而不是9科,那人才的培养一定是不完整的。

初一的孩子压力大,只要我们在中考的指挥棒上,在考试的命题上,或者说一些调整上、要求上做出一些安排,我相信孩子们应该还是乐学善学的。

在这个适应期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校。学校要做好准备,要加大对师资的培训力度,然后让老师们首先过一个焦虑关,免得无所适从。老师的焦虑关过了就好说了,因为学生的焦虑关往往来自老师,所以说师资的培养上各学校应该早准备、早下手、早培养,由此就会早受益。学生相对来讲还是能够接受的。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对于新增的两个科目,一个智慧的学校或是智慧的校长应该是完全按照教育规律,不要短视,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片面增加课时等等、这些都是不对的,国家的课程标准都是经过详细的课程研究,所以我们不要给任何一门学科增加一节课或减少一节课,这都不利于教育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国家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

下面这位大校长也是八卦的老朋友了,对于这次改革他也有些独到的见解:

所有考试其实都是一种引领,在我们国家的这种体制之下,所有考试都是对学生未来成长的一种引领,就是想通过这种改革来探索未来教育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这种改革能让学生真正从他成长的层面、从掌握知识的层面,包括未来适应高考改革的层面去设计中考改革的一些东西。

所有的改革一定是前进的,不过在现有的这种大环境下,我们的家长和孩子还是更多的还是会把关注点集中在成绩上,这次改革也绝对不是让学生去重视成绩。改革是让我们的孩子更多去关注自身成长,知识储备等层面,而不单单是为了成绩,但现在的体制还不能完全的不关注成绩,之所以家长反对声一片,从家长和学生的层面上是增加负担,所以负面的东西多一点,改革一定是伴随着所有和教育环境相关的,整顿、治理、营造等,所有东西一定都是同步的,不是单纯的说我要改革,而大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观念没有改变,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增加家庭的负担。

改革一定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同步向前推进,当然考试改革一定会是一种引领,就是这种引领下给每个人带来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家庭环境不同、家长对认识教育的理解不同,孩子的承受力也不同,在这个适应期还是要取决于大环境的改变 。

这两个学科在纳入中考计分学科之后侧重点上会有所不同,包括课时或重视程度上一定会有所改变。

总的来说,这次的文件虽然说是“征求意见稿”,但是离最后的定稿也差不离了,而每次伴随着改革来的一定会有来自多方面的声音,最后的效果究竟会如何呢?我们还是静等花开吧~

关于这次的中考改革

家长们还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畅所欲言哈!


获取更多长春教育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