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超越小米、京東,美團何以成爲生活服務「巨無霸」

市值超越小米、京東,美團何以成為生活服務“巨無霸”

9月20日美團正式在香港上市,開盤開盤價報72.9港元/股,較69港元的發行價升5.65%。總市值報4003億港元,以目前的匯率,摺合510億美元,超越小米(3724億港元)和京東(389億美元)。

從現場流出的照片看,有點拘謹的CEO王興在敲鐘前發表了簡短講話,感謝了用戶、商戶、騎手、美團員工以及投資人,還特別感謝了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如果沒有蘋果,沒有iphone,沒有後面的智能手機,沒有移動互聯網,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各大投資人也不吝溢美之詞。今日資本徐新說,王興是深度學習的機器,將長期持有美團股票。高瓴資本的張磊評王興說,集謀略家和實幹家於一身。

創始人王興持有11.44%的股權,據此計算,王興持有美團的市值達到58.34美元(約合400億元人民幣)。

先放一張成為新的百億富豪圖:

市值超越小米、京東,美團何以成為生活服務“巨無霸”

那麼,本地生活服務巨頭究竟如何成長?

美團點評以團購起家,2010年王興建立美團後迅速掀起了國內團購風潮,此後不斷跑馬圈地快速擴張,憑藉先發優勢和資本助力佔領市場。

當年眾多的團購網站為什麼只有美團網走出了?主要是戰略對。

王興對美團網的定位是“本地生活服務商”。本地生活服務是指我們慣常線下消費的KTV、影院、餐飲、美髮等。這些領域的團購單子毛利低,因為競爭關係價格也提不上去,做起來吃力不討好。2011年是實物團購發展迅猛的一年,像化妝品、服裝的團購,毛利高,很多團購網站將精力放在了實物團購上,一度將服務業晾在了一邊。

實物團購的話,選品、價格、物流等都一定要明確的體驗優勢,如果沒有,肯定打不過淘寶,淘寶有非常大的流量,你做的事情它也能做,因為用戶的交易行為都是一樣的。如果要和聚划算差異化競爭,那肯定就得自建物流,保障好的用戶體驗。

在競爭對手更偏好實物團購的時候,美團網一直堅守服務類團購為交易主流,實物團購基本控制在總交易額的10%以下。王興覺得倉儲、配送環節是美團網做不了的,不是美團網的價值所在,乾脆不做。

後來,美團在外賣、酒旅、出行等相繼踏上正確的路。短短8年時間,美團已經成為了涵蓋團購、外賣、酒旅、出行、娛樂票務等多元本地生活服務的一站式平臺。2017年,美團點評平臺上完成的交易筆數超過58億、交易金額約3,570億元、交易用戶達3.1億、活躍商家約440萬,服務覆蓋全國。

《每日財報》注意到公司旗下運營的三大APP——美團、美團外賣、大眾點評以美團為核心相互導流,協同發展。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監測數據,2018年7月美團、美團外賣、大眾點評三個APP月活躍用戶數分別達13,552萬、4,143萬和2,485萬。從2015年開始,美團旗下APP活躍用戶數實現了三次躍升:

(1) 2015Q2:移動端取代PC成為主流。團購市場維持增長的情況下,2015年以來網頁用戶向移動端轉移,15H1美團交易額中移動端佔比95%;外賣業務4月起廣泛推廣,提升美團APP活躍用戶數。

(2)2016Q1:外賣業務貢獻可觀流量。外賣行業步入成熟期,美團和大眾點評是美團外賣主要入口,自16年初每月有超4000萬+用戶導流至美團外賣,幾乎為美團外賣APP用戶的3倍。

(3)2017Q3:美團旅行快速崛起。4月底“美團旅遊”正式推出,美團是其主要入口,疊加暑期出行需求大幅增加,美團活躍用戶大增,17年美團旅行交易額月環比增長超33%。

巨頭公司盈利狀況如何?

儘管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以不賺錢為美,但是沒有賺錢自給的能力那就是耍流氓了。

美團點評過去三年間收入增長超過七倍,淨利潤虧損收窄,看起來前景很不錯。公司2015至201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0.19億元、129.88億元/+223%、339.28億元/+161%,2018年前4月實現收入達158.24億元/+94.88%;同時,美團經調整虧損淨額持續收窄,從2015年的-59.14億元收窄至2017年的-28.53億元,2018年前4月經調整虧損淨額為-20.20億,主要是因為收購摩拜和在上海開展打車業務支付大量補貼導致。

市值超越小米、京東,美團何以成為生活服務“巨無霸”

外賣業務貢獻主要收入。近年來外賣業務收入增長迅速,雖然客單價不高,但訂單量快速增長,2017年外賣GMV達1710億元(佔比48%)、收入達到210.3億(佔比62%)。截至2018年4月30日的一年內外賣GMV達2,110億元(佔比51%)、收入達到260.6億(佔比63%)。

主要業務毛利率提升明顯。外賣業務毛利率從2015年的-123%提高到2017年的8%;到店、酒旅業務從2015年的80%提高到2017年的88%;由於打車業務2017年開始投入,導致新業務毛利率有所下滑。

目前,公司聚集了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LBS場景。其中,新到店事業群整合了原到店餐飲、餐飲生態、到店綜合及智能支付業務,線上線下全面協同、雙向打通,增強全場景用戶體驗,深化全鏈條商戶賦能;大零售事業群統籌生鮮零售、外賣、配送、餐飲B2B等業務,強化外賣配送網絡,建設生鮮零售等新能力,全面佈局大零售生態;旅遊酒店事業群囊括機酒和門票預定,為遊客提供全面的預定服務;出行事業部則繼續探索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優質的出行選擇。

1、到店業務:商業模式核心是佣金,基於商家的成交收入收取。團購到店業務幫助積累了眾多線下商家資源及相關數據,同時是早期的用戶來源。2016年美團點評推出的餐飲開放平臺聚寶盆、食材採購平臺快驢進貨,2017年底對外發布了生活服務開放平臺。美團點評到店業務下一個盈利點很可能是2B業務。2、到家業務:目前來看,商家資源、用戶規模和配送網絡是美團到家業務的三大護城河。當前外賣騎手成本佔外賣收入84%以上,測算髮現當活躍騎手數量達到56萬人、年訂單量73億單、訂單均價47元,且變現率達到14.0%時,美元外賣業務分部經營性淨利可實現由負轉正,毛利率在28.1%左右。3、酒旅業務:以在線酒店預訂起步,向旅行社、景區門票等領域拓展。18Q2美團酒店訂單量佔比提升至49.8%,達到6790萬;間夜量佔比46.2%,達到7290萬,超過攜程系之和。目前仍存在業務壁壘不高、客單價提升緩慢以及用戶流失三大風險,美團正在落實“單點突破、橫向擴張”的戰略,謀求更大發展。4、新業務:以網約車、共享單車、新零售等為特色多點佈局。公司於2017年推出試點網約車服務,2018年4月收購摩拜切入共享單車領域。對於美團來說,出行業務的盈利模式想象空間大,既可以為商家導流,也可以自商家引流。網約車盈利模式明確但異地複製存疑,共享單車則仍在探索,目前仍是虧損項目。

美團點評對商家的提點率因不同業務及不同城市而異。外賣業務提成比例通常在8%(北京)至16%(上海)左右;酒店在10%-12%左右(有提升趨勢);美團出行快車司機提成比例目前在8%-10%左右;而餐飲店和休閒商家提成比例較低,通常在10%以內,但不同業態有所差異。

以外賣業務為例,當前毛利率水平偏低。收入來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商家提成8%-16%左右,保底4-5元/單;二是配送費,根據配送距離和商家差異,一般在3-8元/單;三是廣告收入。成本中單均配送成本在5-7元/單不等。一單30元外賣毛利率大致在10%左右,其中美團確認收入11元,成本合計9.9元,毛利潤為1.1元。

估值水漲船高,欲做服務業平臺型公司

長江證券認為美團這個時點選擇上市,主要是內外雙重因素考量。

內因是美團點評資金緊張急需“補血”:一方面是收購摩拜之後美團資金緊缺,維持現有業務急需資金補充;另一方面是大量的資金才能撐起美團的“無邊界”戰略,IPO僅僅是美團拓展其邊界的開始。

外因是業務擴張接近瓶頸、一級市場融資難:一是用戶紅利消退,互聯網用戶及移動APP用戶增長放緩,轉向存量用戶競爭後公司發展速度可能受限;二是一級市場冷淡,2017年的融資起數同比下降47.5%,而融資總金額同比增速也從15年的141.5%降至17年的4.8%。因此轉向二級市場尋求資金支持是明智選擇。

公司近年來切入OTA和出行領域,隨著業務擴張估值逐步提升,美團的目標是做服務業的互聯網平臺,成為服務行業的亞馬遜。

這個目標並不簡單。平臺型企業講究“全”,功能型企業貴在“精”。平臺型企業指在某一領域實現產品與服務的全品類覆蓋,以流量和數據作為核心開發用戶群,代表性企業有美團、天貓、小米;功能型企業則在某一細分領域深化運營,以專業度吸引和留存特定目標受眾,代表性企業有餓了麼、唯品會、oppo。平臺型企業可以利用其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廣泛獲客並降低交易成本,但也導致各品類缺乏精細化運營;功能型企業憑藉專業優勢具備較高用戶粘性,但也因此使得受眾覆蓋度低。

美團未來思考的是如何在各個垂直行業都在做更深層次的連接。

長江證券也認為美團點評外賣短期盈利可期,新業務旅行、出行等具備盈利特徵,是否能佔據優勢地位依賴後續運營。

未來看點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核心外賣業務能否快速實現盈利?二是新業務是否能取得優勢?三是B端商家二次開發能創造多大利潤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