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

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

他们大都落魄江湖。

中国画坛中的“扬州八怪”

虽不像金庸笔下的“江南七怪”武艺高强,

但他们手中的“功夫”也十分了得。

华喦就是其中之一。

华喦

(1682~1756)

字德嵩,更字秋岳,号白沙道人、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

华喦是一位卓有建树的全能型画家。

他的绘画题材广泛,精妙绝伦。

书法清新隽永、含蓄秀雅,

诗歌古韵清奇、气味不俗,

取得了诗书画“三绝”的艺术成就。

华喦的花鸟画最负盛名,

形成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

他笔下的禽鸟更是活灵活现、生动有趣。

画出了鸟儿的天趣。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画作相配的成语、诗词。

今天我们就一同进入华喦的花鸟世界,

一探究竟吧~

惊弓之鸟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杂画册》之一

华喦擅长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禽鸟活泼多动的神态。他用一生的努力练就了造型刻画的功力。

小鸟依人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花鸟册》之二

此套册页共9幅。华喦的小幅册页极为精彩,内容取材广泛。

一鸣惊人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花鸟草虫册》之六

华喦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他善于汲取历代花鸟画的精华,应用于自身的创作之中。

双宿双飞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翚羽和鸣图》

绶带鸟学名红嘴蓝鹊,古人用以寄托长寿之愿。华喦笔下的绶带鸟在历代画苑中独具特色。

鸳鸯戏水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桃花鸳鸯图》

此幅作品描绘春水初暖,碧桃初开,一对鸳鸯嬉戏于水岸之畔的情景。

鸟啼花落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花鸟草虫册》之一

此套《花鸟草虫册》是华喦中期绘画艺术的典型代表,是一部极具典型意义的经典力作。所画内容丰富多姿,情态生动,给人以呼之欲出的联想, 堪称妙笔。

莺歌燕语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花鸟草虫册》之七

此套《花鸟草虫册》的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笔墨设色等多方面都极为考究。

有凤来仪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花鸟册》之七

此套册页共9幅,华喦的表现方法并非如实地照搬原物,而是有所夸张、有所变形、有所取舍地反映内心世界中的万物映象。

莺啼鸟啭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柳燕鸲鹆图》

此幅描绘春桃初开的时节,一对八哥悠游于桃柳之间,他敏锐地抓住了柳梢之间燕子飞过的瞬间情态,表现出了春日里两种小鸟飞鸣相呼,高低顾盼的动人情景。

青鸟殷勤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花鸟册》之八

此套册页共9幅,华喦的作品在形似与神似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在似象非象的形像中传达出灵动曼妙的灵魂世界。

比翼双飞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杂画册》之二

华喦对于画面疏密的安排极具艺术天赋。他经常在繁密复杂的林木中穿插杂草和野禽,而在画面的其他位置留出大片空白。

凤鸣鹤唳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松鹤图》

华喦的仙鹤在他的作品中具有突出的个人特点。全幅刻画内容侧重于画面四角,无意主笔布置于画面中央,所以显得空灵幽远,意境清深。

鸟革翚飞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六鸲鹆图》


华喦画八哥用琐碎的细笔蘸渴墨先将八哥的形体动态刻画出来,笔墨松秀,尤其显得灵动,再用渴笔蘸淡墨皴染出八哥蓬松羽毛的质感。

鸟语花香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山雀爱梅图》

此幅作品以宏大的构图画出了冬尽春来时节,山中禽鸟聚集、梅树盛开、泉石潺潺的美丽景象。

凤凰于飞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秋梧栖凤图》

此作品体现出其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翰墨淋漓,醇厚苍茫,沉郁典雅,新颖别致,苍茫隽秀。

鹦鹉能言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枝头鹦鹉图》

华喦的花鸟画中经常把细腻的禽鸟与豪放的枝叶相搭配,起到了以简衬繁、以少衬多的作用。

深山出俊鸟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桂树山雉图》

间接地反映出他高超的山水画技巧。顽石的刻画用南宗的笔法,秀润安详。翠竹则以淡色渍染而出,文秀恬淡,清雅动人。

风暖鸟声碎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花鸟册》之四


此套册页共9幅,华喦的小幅作品中包含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习见的花鸟草虫以及各种动植物。

只羡鸳鸯不羡仙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荷花鸳鸯图》

绢本设色明洁淡雅,刻画入微。水畔一对鸳鸯用近乎工笔的手法表现出来,神态生动,顾盼传情。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花鸟册》之九

此套册页共9幅,华喦极善观察默写,把自然万象中不为人所发现的情趣,都摄入脑海,因而信手命笔,各臻佳妙。

华喦的花鸟画细节描写精微,

笔墨上又不失简逸生动,

禽鸟毛羽细致蓬松、毫毛毕现。

这种清新俊秀、率意疏容的花鸟画风格,

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看完了这些画,

自己是不是也想自己动手画了呢?

不要着急,

接下来就跟着分步骤演示图,

来临摹华喦的《倾耳听鹧鸪图》吧~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一、用狼毫小笔勾勒出鹧鸪的喙,注意用笔的虚实变化。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二、用狼毫小笔点画出鹧鸪的头部、眼眶、颈部、肩部、胸部,注意用笔要虚实相生,不可太死板呆滞。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三、用狼毫小笔蘸淡墨,点画出鹧鸪的飞羽和覆羽,勾画出爪子和尾部,这些部位用笔较实,与胸部、腹部蓬松的羽毛形成对比。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四、用狼毫小笔蘸淡赭石和淡花青,点染鹧鸪的头部、翅膀和尾部。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五、对鹧鸪全身进行设色,注意先水色后石色。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六、完成设色,浓墨点睛。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七、用淡色淡墨调整头、胸、背、腹的关系。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八、用兼毫笔蘸淡墨勾画出石头的行笔,注意用笔要中侧锋相结合,浓淡墨相统一。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九、小笔勾勒出竹竿和竹叶的形态,注意转曲行笔才能体现出含蓄柔韧的风韵。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十、用花青、藤黄、赭石、石绿给竹子设色。兼毫笔蘸重墨在顽石上点苔点。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十一、用草绿色画草坡,用汁绿色画秋叶。

华喦:解弢馆里雁过留声,声声不绝于耳

十二、用浓淡墨色点画秋草,顽石上白粉,完成全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