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說,中國人讀書還要推廣,我很羞愧

聽了這話,我不只是羞愧,還扎心。第一,我曾經是一個不愛讀書的人。第二,我現在是一個閱讀推廣人。

不愛讀書的我

雖然我生活的環境不是那麼的書香門第,但家裡還是給創設了一些閱讀的氛圍。小時候,沒有繪本,那時小孩看的書叫小兒書,大小也就是現在成人書的一半,多以抗戰為題材,雖然那時很窮,基本到月底就要借錢生活,但父母還是給我們購買了大量的小兒書,而且我家的小兒書哪都有,你在哪裡都能看到,去西廂房的廚房有,去東廂房的庫房有,去北房有,甚至自家院裡的廁所也有,我覺得這不是當時父母的教育理念有多先進,而是太忙沒時間收拾。等到生活好了一些,我們也長大了,家裡還訂閱了《大眾電影》雜誌,這在那個時代還真有點小資,接著又訂閱報紙,至今還在繼續。我父母也屬於那種沒事就看書看報的。

白巖松說,中國人讀書還要推廣,我很羞愧

同樣的環境,同是一個父母,我跟我姐的差距真的就很大,她很愛讀書,上中學時中國的、世界的名著就讀了一遍,我家幾櫃子的書,基本都是她買回來的,她除了看,後來自己寫過短篇的,中篇的,其中有的還在雜誌上發表過,雖然我倆相差三歲,平時基本都在一起,她平日裡熬夜看書,寫作,我真的一點羨慕沒有,心裡還會想:裝什麼裝?那時,我真的不愛閱讀。也就憑著自己有點小聰明,學習成績還可以,因此免遭了父母的嘮叨。

我是閱讀推廣人

說出來自己都不信,一個不愛閱讀的人倒成為了閱讀推廣人。這戲劇性的變化還是發生在上班以後,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我雖然不愛閱讀,但我愛我的工作,我積極向上,我要求我的工作要完美,幼兒園的每一個評比、考核、比賽我都要求我自己拿第一,為了這個目標,不學習、不做出創新那根本行不通,於是我開始看幼教方面的雜誌書籍,那時還只限於現學現賣,從沒有深入的研究,但就是這樣,讓我嚐到了甜頭,我的設計的課程新穎,我寫的論文頻頻獲獎。

白巖松說,中國人讀書還要推廣,我很羞愧

這樣我進入了不排斥閱讀的時期。後來,我慢慢接觸了幼兒早期閱讀研究,在這個過程中真正瞭解閱讀對人發展的作用。我從看一本本繪本開始,去看書評,也嘗試著自己寫書評。我還關注著每次給孩子講一本繪本後,孩子的感受,從而讓我去研究怎麼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我不斷從這個領域深入探索,慢慢的知道了如何引領孩子看書,家長如何跟孩子一起看書,到全國各地給幼兒園老師、家長去講解這樣閱讀方法,他們都不禁驚訝,原來還可以這樣閱讀。

事情的發展就是這樣不可預期,每天做這樣的工作,再不閱讀自己都不好意思,我雖不排斥閱讀,但一開始真的是讀不去,讀幾行就想放下,尤其一些理論性的書籍。怎麼辦?我決定到圖書館去,我讓自己每天保證兩小時泡在圖書館,自己手機的網絡流量也減少,真是生生的泡了一星期之後,有了改觀,不是讀兩行就看錶,哀嘆時間怎麼這慢,而是怎麼兩個小時過那麼快。同時,漸漸的有了今天要是沒讀書,好像空落落的感覺。現在,我在出差路上的來回,可以讀完一本書,而且那種痴迷度可以減少上廁所喝水的次數。

所以,看了白巖松在廈門大學的演講,中國人閱讀還要推廣,我確實覺很羞愧。但真的在閱讀還要推廣的中國,我心肝情願去推廣,特別是我們的小朋友,讓他們從小愛讀書是我的責任,我為之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