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B超查出有鈣化竈,也有可能是癌症!

忙碌的一天才剛剛開始,超聲診斷室外的凳子上已經坐滿了正在等候就診的患者。我剛剛為一位男性老年患者做完雙腎、輸尿管、膀胱、前列腺的超聲檢查,他拿到超聲報告一看,上面寫著“前列腺鈣化灶”。

做B超查出有鈣化灶,也有可能是癌症!

我看到他拿著報告單,雙手發抖,感覺異常緊張。他開始向我詢問:“醫生,什麼是鈣化灶啊?是不是不好的東西呀?難道是癌症?”

其實,我們超聲科醫生每天都會遇到像這位大爺一樣查到身體某個部位有“鈣化灶”就緊張得不得了的患者。今天,我要向大家揭開這個“鈣化灶”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鈣化灶”?

鈣化灶是指超聲掃查時在某器官觀察到的形態不規則,類似結石的白色亮斑,超聲專業術語叫做“強回聲”,當出現在實質性器官內時,很可能就是我們要提到的鈣化灶了。

做B超查出有鈣化灶,也有可能是癌症!

鈣化灶一般是由炎症和結核引起,由局部組織中鈣鹽沉積形成,如肺結核在治癒後可形成肺部鈣化灶;也可能是組織局部壞死後形成的纖維化瘢痕,如肝內鈣化灶。常見的鈣化灶有肝脾鈣化灶、前列腺鈣化灶、腎鈣化灶、甲狀腺和乳腺鈣化灶等。

揭秘身體內的“鈣化灶”

1.腎臟鈣化灶

做B超查出有鈣化灶,也有可能是癌症!

多為後天逐漸形成,腎臟局部組織反覆炎症造成鈣物質沉積及其他原因致局部組織變硬、鈣化,一般不能自行消失,少量可以被組織吸收,基本是沒有危害,若不繼續發展或發生病變一般不會造成其他的影響。

2.肝內鈣化灶

做B超查出有鈣化灶,也有可能是癌症!

形成肝內鈣化灶的病因很多,包括肝內慢性炎症或創傷、鈣磷代謝紊亂、寄生蟲感染、肝臟原發良惡性腫瘤和肝內轉移瘤鈣化以及先天發育形成等。需要結合臨床表現、病史和影像等輔助檢查綜合判斷。

3.脾臟鈣化灶

做B超查出有鈣化灶,也有可能是癌症!

多由結核等感染性病變或創傷癒合後形成類似瘢痕樣組織,如病變無繼續進展則不會對機體產生影響,無需治療。

4.前列腺鈣化

做B超查出有鈣化灶,也有可能是癌症!

多為前列腺慢性炎症癒合後留下的疤痕,是前列腺結石的前兆,一般不會有什麼症狀,特別是發生與前列腺內外腺之間的鈣化灶(區別於出現於前列腺結節內的鈣化灶)。

前列腺鈣化、結石上易滋生細菌,是前列腺炎反覆發作的原因之一。由於前列腺結構特殊性,發生鈣化、結石多無較好的治療方法,故無需特殊處理。

5.甲狀腺鈣化灶

做B超查出有鈣化灶,也有可能是癌症!

甲狀腺內的鈣化灶一般分為粗大鈣化和細小點狀鈣化,粗大鈣化多為良性病變所致,而甲狀腺實性結節內出現點狀鈣化多為沙礫體聚集所致,提示惡性病變的風險更高。

6.乳腺鈣化灶

做B超查出有鈣化灶,也有可能是癌症!

乳腺組織中鈣鹽的沉積物,主要成分為磷酸鈣鹽,少數為草酸鈣鹽。導致乳腺鈣化灶有多種因素,如腫瘤組織退行性變、導管內癌的壞死、分泌含鹽物質、鈣鹽沉積、血管壁鈣化、良性腫瘤、乳汁及皮膚等鈣化等等。

乳腺惡性病變的鈣化多呈簇狀細沙樣分佈,良性病變的鈣化灶多較粗大。所以是否是惡性腫瘤還要要根據其他檢查,如CT、磁共振、病檢等檢查以確診。

希望大家以後遇到檢查結果中有這些“嚇人”的描述,請不必盲目驚慌,保持良好的心態。醫生還會根據其他輔助檢查明確病因,給出最合理的診療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