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怎麼買重疾險最划算?

本文所說的“身體健康”是指保險公司認為的健康人,即體檢沒有異常。所以例如腎結石、膽結石、子宮肌瘤、脂肪肝、尿酸高等常見病,沒有嚴重到需要治療的地步,但是記載在體檢報告上了,也不算身體健康。按照這個標準,很多30歲以上的人群都是不達標的,甚至很多20多歲的人群也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小毛病。

這些“健康的成年人”除了普通感冒,平時沒有任何疾病症狀,基本不去醫院,更別說患上重大疾病了,有必要買重疾險嗎?一年幾千塊的保費雖然不多但拿來買個手機、旅個遊、談談戀愛、朋友聚餐感覺更實惠。

弟弟妹妹們,你們有這想法我作為過來人很能理解,誰沒有年輕過呢,可是你們老過嗎?站著講話的人體會不到腰疼的痛苦;學生想象不到長大後“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痛苦;身體倍棒的人從不知道病人的痛苦;你們不知道,身體狀況變差甚至已經患病的時候,買不到保險的痛苦。

我國定義了25種高發的重大疾病,各重疾險產品都包含這些疾病,成年人各年齡段發病率是這樣的:

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怎麼買重疾險最划算?

可以看到,42歲起重大疾病發病率進入到高發期,隨著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人一生中發生重大疾病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那麼如果再加上輕症的發生概率,就更高了。

保險是人生的長期理財,要提早籌劃。保險不賣給已經生病的人,要趁早規劃。

言歸正傳,健康的成年人應該買什麼重疾險?

重疾險分為儲蓄型和消費型,他們的區別和優劣勢如下:

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怎麼買重疾險最划算?

  • 身故賠付:是否賠付,是區別兩種類型重疾險的關鍵。

  • 增值服務:①綠色就醫通道最有價值的功能是預約國內知名專家,安排入住專家病房、安排專家手術,在醫療資源稀缺的今天,隨著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醫療資源越來越稀缺,未來很長時間內這個服務都很有吸引力。②有些儲蓄型重疾險有很優秀的附加險,不單獨銷售。

  • 健康告知:對於身體有異常的人來說,往往無法投保消費型重疾險,因此只能多掏錢購買儲蓄型保險。

  • 投保人豁免:投保人罹患輕症、重疾、全殘、身故時,保單後續保費不用交了,這是個很人性化的功能。

假設一個30歲男性,按照其收入支出情況,需要30萬的重疾保額。如果全部買儲蓄型重疾大約需要7500元左右;如果全部購買消費型重疾,只需要不到5000元,保費是省下來了,但是剛才說到的儲蓄型重疾險的這些保障都沒有,而這些保障還是比較實用的。

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怎麼買重疾險最划算?

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既能享受到這些增值服務,又能降低保費呢?哈哈有的,我想大家也已經猜到了,用儲蓄型重疾險和消費型重疾險疊加組合就可以了,發生風險時兩份保單可以疊加賠付。

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怎麼買重疾險最划算?

問題又來了,兩份保單,保額怎麼分配呢?告訴大家一種簡單的切分方法:購買儲蓄型保險達到可以附加這些增值服務的標準,剩下的保額由消費型重疾險承擔。

如果同時有下面這些情況,可以為儲蓄型保險多分配一些保額:

  • ①情況一:您重視投保人豁免功能,例如夫妻互投保險並附加投保人豁免,任意一人患病,兩張保單後續保費不用交了。

  • ②情況二:您想要更優質的增值服務水平,例如更高級的綠色就醫通道服務等。

  • ③情況三:您無法接受消費型重疾,接受不了 不生病保費就打水漂了。(延伸閱讀:聊聊那些平安無事保費就打水漂的保險)

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怎麼買重疾險最划算?

現在保額分配好了,那選擇保障多長時間呢?

在安優保原創文章“初識"重疾險"”中,我們提到重疾險的理賠金主要有兩個用途①支付醫療險無法報銷的康復費、營養費、護工費、陪床費等大約需要10-30萬元。②補償無法像健康人一樣工作,造成的收入損失。

退休後,不工作沒有收入損失,所以退休前生病需要高保額;退休後生病保額可以比退休前低一些(如果保額不變,能享受更有品質的晚年生活)。

因此建議:儲蓄型重疾購買終身保障,消費型重疾購買到退休後。

考慮到推遲退休、醫療費用水平升高、物價上漲等因素,購買了保險後五年要進行一次保險檢視,避免步入老年後發現保額不夠又不能加保的境地。

每種類型的保險都有它們的用武之地,不能單純的評價好或者不好,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它們用在合適的地方,使它們揚長避短、盡其所能。(做保險搭配做出HR的感覺,也是沒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