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八年都未盈利,王興被逼無奈才「投降」——美團憑什麼撐起500億美元市值?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保持犀利風格,持續科技新聞報道及業界深度剖析

9月20日,美團點評創始人王興,與兩位外賣騎手,共同敲響了港交所的銅鑼。

成立八年都未盈利,王兴被逼无奈才“投降”——美团凭什么撑起500亿美元市值?

港交所再度迎來一家高市值的互聯網公司。美團開盤價為每股72.9港元,較發行價上漲5.65%。美團IPO發行價定在每股69港元,扣除相關發行開支後共計募集資金325.6億港元(約合41.5億美元)。市值4000億港幣,約510億美元——按這樣的市值,美團將超過小米、京東成為國內第四大互聯網公司,僅次於BAT。

相比上市給王興帶來了53億美元的財富,外界的關注點在於,美團自2010年成立以來,8年都還未盈利情況下——過去三年,公司虧損額分別為84.74億元、62.55億元、38.26億元,今年前四個月的虧損額為25.26億元。是什麼支撐了美團500億美元的市值?這樣的市值是否合適?

對此,多位接受採訪的投資人士對記者表示:“在互聯網世界裡,美團上市給二級市場帶來的衝擊在於,沒有人能夠用既有的市值模型,給出最富邏輯的市值,因為美團的商業模式在全球範圍內,都很難找出一家相似的對標公司。且美團的邊界發散,有諸多正在成長的新業務,未來故事如何講述,回報和風險難以預估。”

不想上市王興的"投降"

成立八年都未盈利,王兴被逼无奈才“投降”——美团凭什么撑起500亿美元市值?

美團創始人團隊

在港交所IPO現場,王興連說了7個感謝:感謝3.4億用戶、470萬商戶、60萬外賣小哥和曾經、現在的投資人、美團所有員工。尤其,他提到特別感謝喬布斯。“如果沒有蘋果、沒有移動互聯網,就沒有美團的今天。”

他和美團的高官們站成一排,這裡有創業開始就在他身邊的穆榮均、王慧文,也有後來加入的陳少暉、陳旭東、王蒲中——招股書顯示,王興、穆榮均、王慧文分別持有11.44%、2.51%、0.73%的股份。

另外,騰訊持股20.14%,紅杉持股11.44%,美團的上市,將給上述投資者帶來巨大回報。不過,在不同股不同權的制度安排下,公司董事長兼CEO王興為實際控股股東。

從時間上來看,從提交IPO申請書到正式上市,美團只用了三個月,可謂非常快樂。

今年6月,美團提交赴港IPO申請書;8月23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9月4日,美團更新招股書,增加了截至2018年4月30日的最新數據;9月20日,美團正式掛牌。

其實,對於上市,王興一直非常抗拒,2017年10月,美團完成40億美元融資,彼時王興對外表示:“如果我們想上市立刻就可以上市,但這不是最好的選擇”。在他更多的公開表態裡,絕大多數表態也是 “沒有時間表” “不重要”“誰先上市,意味著先投降”。

但不想上市的王興,終究“先投降”了。記者注意到,王興所有拍照留影中,臉上未見多少笑容表情——這與衝臺下豎起大拇指,露出大笑臉的王慧文形成鮮明對比。

那麼,王興為何“投降”呢?有互聯網觀察人士稱,這更多是資本逼迫的結果。

此前,美團經歷了7輪融資,獲得了總計563億人民幣的投資,背後有騰訊、今日資本、紅杉資本、阿里巴巴等資本大佬,其融資規模是很多上市公司都難望其項背的。

美團營收也在快速增長,數據顯示,美團營業收入2015年至2017年分別實現40億元、130億元、3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3.2%、161.2%,三年收入增長超過七倍。截至2018年4月30日,美團點評營收158億元。

不過美團在強勢增收情況下,卻連年虧損:2015年到2017年,美團分別虧損105億、58億、190億。截至2017年,美團累計虧損82億。2018年前4個月,美團虧損227.9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82.04億元,同比虧損擴大近3倍。

“美團以其龐大的體量,已經多輪融資,恐難以在一級市場繼續融資。因此,進入二級市場或許是美團的必然選擇。”9月20日,一傢俬募基金投資機構負責人就對記者表示,在近三年連虧近百億元情況下,機構投資人退出壓力也越來越大。“公司一輪一輪融資背後,市值水位也越吹越高,但‘擊鼓傳花遊戲’的最後一棒就是上市。”

此外,在易觀諮詢分析師楊欣看來,美團業務線拉的很長,並且各個業務線的競爭對手都有資金和規模的優勢,美團融資儲備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會維持太久,後續資金壓力應該是美團近期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顧王興十多年創業史,可以發現他是一個對資本態度強硬的創業者。早在校內網時期,千橡老大陳一舟找到他,說如果你們不賣,他就拿錢砸市場,王興被激怒了,拒絕跟陳一舟談判,直至被逼至彈盡糧絕時才同意接受陳一舟 200 萬美元的收購。

2015年,阿里退出美團,也是創業者與投資方博弈的結果——2015年10月,美團合併大眾點評後,不僅大眾點評一方多數聯合創始人出局,不願受阿里股東控制的王興與阿里之間產生了巨大矛盾,最終兩者決裂。

2017年6月,王興在接受《財經》雜誌採訪時以曝料方式,公開批評馬雲,與阿里反目成仇。此後,阿里出售了彼時估值10億美元的美團股權,美團則投入了騰訊懷抱,此後阿里又全資收購餓了麼,點燃對美團的戰火。

這是王興對資本一貫的態度:資本很重要,平等和尊重很重要。

500億美元市值是否太貴爭議

成立八年都未盈利,王兴被逼无奈才“投降”——美团凭什么撑起500亿美元市值?

外賣市場份額

但問題是,上市後的美團,面臨的將不僅是十幾個專業投資方,而是數十萬的大小投資人,以及資本市場的公開監督,甚至“沽空交易”(做空)風險,那麼王興還能保持自己對資本的態度嗎?

現在的王興,恐怕沒有答案。但回顧三個月的上市歷程,他肯定有更深的體會——自6月25日在港交所披露美團點評上市申請,幾個月以來,美團始終在輿論的旋渦中掙扎,尤其是與美團去年10月完成C輪融資時市傳估值才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相比,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已近翻倍,頗受業內質疑。

最近,就有參加了美團IPO路演的市場人士表示,美團500億美元估值太貴。“近期,港股上市的大陸企業在一級市場獲得高市值時常出現。這主要是因為一級市場的交易主要在少數幾家機構之間進行,而二級市場是由許多市場參與者共同推動的,這兩個市場都有可能出現非理性的情況,不管是高估還是低估。”基岩資本副總裁黃明麒就公開表示,“市場的非理性主要還是市場對‘獨角獸’的超高預期引發的。美團500億美元的市值,的確有點偏高。”

與其他獨角獸不同,在互聯網行業,美團是一個獨特存在,其業務涵蓋了團購、外賣、酒店、旅遊、出行、零售、金融等各個領域。不過,在幾乎所有領域都不是絕對領導者角色,即便在美國互聯網市場也基本找不到一個可以對標美團的互聯網公司。

美團招股書數據顯示,美團餐飲外賣在中國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31.7%增至2017年的56%,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又增至59.1%。相比之下,2017年餓了麼收購百度外賣後,其市場份額在43.5%左右。2018年2月,阿里巴巴耗資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麼,餓了麼如今市值在100億美元左右。一位私募基金分析師對記者稱,以此對標,美團外賣業務價值100億-150億美元是合理的。

在酒旅領域,美團對標攜程,攜程市值大約為265億美元,在OTA行業可謂一家獨大。而美團到店酒店及旅遊收入約109億人民幣,因此,美團酒旅的市值大約有50億美元的規模。

打車業務上,美團遲遲沒有在北京等城市落地,和處於壟斷地位的滴滴也無法抗衡,對標滴滴500億美元市值,美團打車值幾十億美元。

至於共享單車業務,摩拜單車業務按照美團的收購價格,是一個價值30億美元的業務——相反,單車業務給美團帶來了巨大負擔,僅僅是2018年4月,摩拜淨虧損4.8億元。而在今年前四個月的財務數據中,美團經調整虧損淨額20.20億元,收購摩拜是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把這幾項業務的市值加總起來,最多隻有350億美元,和美團500億美元市值相去甚遠。

不過,也有諮詢機構表示,美團市值是合理的。我國的生活服務市場空間巨大, 2023年我國生活服務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33萬億元,接近2017年水平的一倍。作為構建全服務生活平臺的美團,整個成長空間和想象空間比較大,可打的牌也比較多。

與阿里戰火一觸即發

成立八年都未盈利,王兴被逼无奈才“投降”——美团凭什么撑起500亿美元市值?

美團的生態佈局

對美團點評上市後的前景,外界也質疑其能否撐得起高市值。

目前,美團收入來源主要為三部分:分別是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新業務及其他。其中,餐飲外賣收入佔比從2015年的4.3%增長至2017年的62%,成為美團主要業務。2017年餐飲外賣收入約為210億;到店酒店及旅遊收入約109億;新業務及其他收入約為20億。

毫無懸念,在美團的“三駕馬車”當中,美團外賣業務是重中之重。有參加路演的市場人士指出,美團團隊提出,外賣業務方面,美團將努力保持每單1元的淨利潤——目前按照單次配送計,美團點評單筆佣金及配送收入7.3元/筆,騎士成本6.3元/筆,預計未來訂單量會將達到300億單,因此將為美團帶來近300億元的淨利潤。“如果可以達成這個盈利,很多投資人還是會比較認可的。”

該增長數據暫未獲得美團方面官方證實。不過,美團2017年全年餐飲外賣的訂單量為40億單,今年前4個月訂單量為16億單,照此估算全年為近50億單,離300億單的“小目標”仍有很大的差距。

另外,外賣業務還正在遭遇強力競爭對手的重重逼迫。

為了狙擊美團,餓了麼在7月初發起“夏季戰役”,餓了麼CEO王磊稱將投入30億,力爭在一年內將市場份額提高到50%,以掌握競爭主動權。餓了麼還獲得了阿里生態的流量加持,餓了麼取代了手淘上的外賣入口,成為默認入口之一,並與優酷、天貓、蝦米等阿里系產品打通了會員體系,實現流量、會員數據互通。一直處於上市緘默期的美團則表現得格外低調,並沒有跟隨餓了麼的補貼戰。

更大的競爭,將直接來自阿里巴巴。8月23日,就在美團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的當天,阿里巴巴公佈今年第一季度財報的同時,阿里巴巴宣佈將整合餓了麼和口碑,成立一家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據悉,該公司目前已經收到來自阿里、軟銀等投資方約3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如果融資順利達成,這一新形態超級獨角獸的估值會達到25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公司將有阿里巴巴CEO張勇親自掛帥,可見馬雲對此次整合動作的高度重視。市場普遍認為,阿里此舉直接瞄準了美團,口碑要對戰大眾點評和美團,而餓了麼則是出擊美團外賣。

實際上,從記者觀察來看,阿里系與美團的戰火,將遠遠不止於此。新零售和本地生活服務是阿里的重點戰略,且佈局廣泛。分解來看,口碑、飛豬、餓了麼、淘票票,幾乎是全業務線地和美團形成了競爭關係,而最近一年來,阿里系的資源調配也明顯是往加大投入,調整隊伍,全面出擊的方向來調整。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阿里與美團戰火的點燃,作為美團的大股東,騰訊也不可避免將加入戰場。一位餐飲行業資深人士表示,這種重量級的戰爭,想停下來很困難,因為他們都源源不斷產生利潤,支撐著他們拿下這場消耗戰。

四面樹敵,同時開戰

不過,對向來將美團對標亞馬遜的王興來說,外賣業務並不足以支撐起他的互聯網巨頭夢想,哪怕由此四面樹敵。

今年初,美團正式向滴滴開火,在南京試運營1年之後,正式在上海等地進入網約車業務。儘管網約車新規對價格補貼有明確的限制,但美團仍堅持燒錢補貼用戶和司機,有專業人士計算,美團的單均補貼達到了40元左右,燒出了日訂單30萬的戰果。

彼時,有業內人士稱,明眼人都知道王興進軍打車的時機並不太好,因為美團在到家、到店兩個核心場景中都處於燒錢狀態,雖有30億美元現金儲備,但與有120億美元儲備的滴滴較量,風險很高。王興看中的無非是高頻業務所帶來的訂單和GMV,IPO計劃很可能加劇了這種衝動。

作為反擊,滴滴在今年4月也開始試水外賣業務,目前已經進入無錫、南京、泰州、成都、鄭州等城市。在當時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中,“滴滴外賣”是程維的反擊之舉。據滴滴創始人程維向媒體透露,美團打車在南京上線當天,他還在和王興吃飯,飯局上隻字未提,吃完飯自己看新聞才知道這個事。

隨後,雙方打起了口水戰。滴滴稱自己訂單量和市場份額搶眼,美團說滴滴數據造假;美團稱自己迅速在上海佔領了三分之一市場,滴滴直指價格補貼有害市場。

不過,兩者上半年的口水戰看上去已經偃旗息鼓——上海之後,美團打車沒有再開新城,也遲遲沒有進入規劃中的北京、成都、杭州等地。在今年1月份時,北京註冊司機就已經滿20萬人,如今真在落地服務的只有上海、南京兩地。同樣,滴滴在外賣領域,也沒有掀起多少風浪。

而在美團業務的三架馬車當中,酒旅業務也是必然無法忽視的一部分。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美團超過80%的新增酒店預訂消費者及約74%的新增其他生活服務消費者是從餐飲外賣及到店這兩個核心品類轉換而來。

這個領域的對手是攜程、飛豬、途牛等。2014年6月,美團成立了酒店事業部開拓酒店業務,2017年4月又將酒旅業務整合在了“美團旅行”旗下,當時就曾公佈數據稱訂單量已經超過去哪兒、直逼攜程,引來了業內一片質疑之聲。

2017年4月接受鈦媒體採訪時,美團點評透露,住宿業務已經實現千萬級別的盈利。“目前,在經濟型酒店方面,我們仍然有絕對優勢;在高星酒店方面,我們正在快速追平,縮小差距,按照目前增速,未來將實現反超。”

最新數據顯示,酒旅業務仍舊以途牛、攜程、飛豬為主要頭部企業,TOP 3企業更是在2017年佔據了71.8%的市場份額。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團此前已經建立了穩固的高頻核心業務,在自帶流量的加持下,發展速度確實不可小覷。

2012年美團剛切入市場的時候,也是以三四線城市、中低檔領域開始,再一步步進行擴張。

美團的未來,在於王興之手

但這些戰火勝敗如何,很大程度上,將掌握在王興手中——這與投資人的看法一致,一位投資人就表示,對美團的500億美元的市值看好,正是基於對王興的信任,看作為CEO的王興,是否值得投資。

在互聯網創業的圈子裡,王興絕對算得上是一位老兵。對於曾經創辦過校內、飯否,但因為種種內外因未能堅持到最後的王興來說,美團是他最有希望能夠走到上市的創業項目。

對於美團,王興曾為自己定下一個宏偉目標。在2015年的一次內部會議中,他提到美團完全有機會成為一家超過1000億美金市值的公司。

在路演中,王興對美團做了一個比較清晰的闡述:以Food+Platform(平臺)為戰略核心,通過一個平臺支撐多品類的業務,實現在各品類之間的交叉營銷,實現了完整的線上線下閉環。即通過吃來吸引保留用戶,高頻帶低頻,延伸至出行、差旅、娛樂、購物等其他品類,覆蓋整個消費週期。

上市之後,美團業務路徑應該是延續這一思路來做。不過,儘管上市可以幫助美團一次性拿到300多億港元(相當於40多億美金),讓王興一夜暴富,但對於一心想把美團打造成一家超過1000億美元生態帝國的王興來說,這些錢還遠遠不夠。

作為中國最早的團購網站,美團經歷了百團大戰、千團大戰,與競爭對手拉手網、大眾點評等極具潛力的創業公司廝殺,最終在2015年與大眾點評握手言和,二者成立的新公司成為互聯網O2O領域一座新的“大山”。隨後,美團在業務邊界的繼續拓展與中國互聯網巨頭開始了正面抗衡,在這些抗衡中,巨大的融資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上市後,隨著前幾輪投資人的退出,一旦遭遇盈利不佳、資本市場股價震盪、甚至是“破發”情況,王興將會面臨更嚴峻的考驗——據Wind統計,若以在港股上市一個月以內的區間最低價跌破發行價即為“破發”的話,港股近三年平均破發率高達62%,即超過六成的新股在上市一個月內會發生“破發”。

時間退回到2011年7月。彼時阿里入股美團,前阿里副總裁幹嘉偉也加盟美團,這一度讓美團被歸為阿里系。當時,有美團內部人士曾表示,王興個性很強、野心很大,希望將美團做成不亞於阿里的企業。

王興曾作出遐想,“如果早出生一百萬年,此時的我應該正在狩獵。我應該圍著獸皮裙,手持標槍,正在捕捉山羊野鹿,也可能正和虎豹豺狼大狗熊做生死之搏。如果我幹不好,我就會被咬死,我的家人族人就會餓死。每想到這裡,我就決定集中精力,回到中國互聯網這個現實叢林中來。”

成立八年都未盈利,王兴被逼无奈才“投降”——美团凭什么撑起500亿美元市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