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荆轲刺秦”,明知必败无疑,又为什么一定要去?

浅谈“荆轲刺秦”,明知必败无疑,又为什么一定要去?

关于荆轲刺秦的故事,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人们提起荆轲常常会说他勇气可嘉,是真正的侠士,因为他为了朋友,敢一个人跑去刺杀,被保镖里三圈儿外三圈儿保护着的秦王嬴政,就这相当于自杀的勇气,恐怕就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的。

浅谈“荆轲刺秦”,明知必败无疑,又为什么一定要去?

由此可见荆轲这个人除了勇气,还有点傻大胆儿,因为燕太子拜托他去刺杀秦王,他就真的没有一点儿质疑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就那么去了,并且去之前还唱了首歌,大意就是一定回不来了。

浅谈“荆轲刺秦”,明知必败无疑,又为什么一定要去?

听到这儿,我想很多人也都听出来了,荆轲并非傻大胆,也并非真的是有勇无谋,他只是有他非去不可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有两个,一是燕太子丹的请求,二是樊於期的人头。

至此,一个有血有肉的侠士荆轲就呈现在了眼前,也许正是因为他的有血有肉,所以当燕太子丹请求的时候,才让荆轲不得不答应,成为他计划里必死的棋子之一,并且明知自己这颗棋子可活的几率相当于零,可他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去送死。

浅谈“荆轲刺秦”,明知必败无疑,又为什么一定要去?

之所以说他是去送死,是因为当时秦王嬴政称霸天下的趋势,已经是势不可挡了,而且燕国在人家手里边还一捏好几年,双方实力几乎没有可比性,要不然燕太子也不会天真的想出这么一招儿,几乎就是在拿百分之一的投资,就想赚回百分之百的回报率,可这天下,有掉馅饼刚好咂着你的好事?答案是,当然不可能的!

浅谈“荆轲刺秦”,明知必败无疑,又为什么一定要去?

其实就连这个计划的主使人燕太子本人也知道,这场豪赌不可能成功的,可尽管如此他也必须要赌,因为他不赌,他那个被嬴政吓破胆儿的亲爹,就会先嬴政一步灭了他,所以他想杀嬴政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间接的自救,也是他不得不做的事。

那么计划里另一个必死的樊於期,又因为什么会愿意在出逃秦国后,愿意献上自己的人头,来成全这个不可能的计划呢?

浅谈“荆轲刺秦”,明知必败无疑,又为什么一定要去?

说起这个人还真蛮有意思的,他一开始是嬴政的员工,因为了自己犯错,嬴政要杀他,所以他就逃命到了燕国,由此可见他这个人是很惜命的,并且对于什么忠君爱国之类的话不不怎么放在眼里。

要不然嬴政气的想杀他的时候,他就该洗干净了脖子等着嬴政来杀才对,可他没有还偏偏跑了,而且还是放着齐国楚国这两大强国不去,还偏就跑到了弱小的燕国,而理由只有一个,因为他想活命,而强国是不会收留一个叛徒的。

浅谈“荆轲刺秦”,明知必败无疑,又为什么一定要去?

所以,只有弱小的燕国,或者说也正是因为燕国的弱小,才能让他有容身之地。于是,正在进行一个大计划的燕太子就收留了他,当然也不是白收留的,而报酬就是他的命。其实这个的时候的樊於期,大概是哀莫大于心死的,因为连燕国都这么容不下他,那么别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或许在知道必死的时候,他也想报复一下嬴政对他的绝情吧,所以在听说荆轲需要他的人头接近嬴政的消息后,就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头给砍下送给了荆轲。

浅谈“荆轲刺秦”,明知必败无疑,又为什么一定要去?

其实对这个计划,他几乎没有时间去确定它成功的几率有多少,几乎是在一听到消息后,立刻自杀了,或许这其中更多的,是想要报答燕太子的收留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