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問老師睡了嗎」:不要讓教育成爲一種傷害

今天我看到一則頭條信息,大意是孩子作業做到很晚,家長在群裡問老師睡了嗎。然後老師把這個家長踢出了群。我今天不想評價老師把家長踢出群的孰是孰非。我還是想就孩子的作業發表些自己的看法。盡客之前的圖文裡也已經對教育談過自己的觀點,可能自己不夠權威,所以未能引起更多人的互動。

“家長問老師睡了嗎”:不要讓教育成為一種傷害

“家長問老師睡了嗎”:不要讓教育成為一種傷害

今年上半年有個微信朋友問我說她的孫子小學四年級,每天作業做到十一點多,問我怎麼解決。我當時給她的分析是:可能她孫子上課掌握得不好,所以回家做作業需要翻書查資料,這會佔用大量的時間。她告訴我說她孫子的成績在班上一直保持在前幾名。這很顯然孩子的作業量太大了。當時我就在想,哪麼別的孩子做同樣的作業要做到什麼時時候呢?還睡覺嗎?這真是悲哀!

在之前的圖文裡我提到過教育的過程是塑造人的靈魂,特別是孩子們在中小學度過他們的童年和青少年期。這個時期是一個人認知、思想和情操不斷成長的時期,是一個人正能量的“三觀”培養的時候,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共同給予更多的引導幫助他們成長,

而事實上教育是因為考試的需要,而不是成長的需要。最終的結果教育不可能成就完整人格意義上的人,或者不全面發展的人。

“家長問老師睡了嗎”:不要讓教育成為一種傷害

顯然所謂的學校教育也就是以文化課為主的學習,學生是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管下透支著體力和腦力,完成各門功課的課後練習、單元練習、綜合練習、拓展練習,還有試卷。教師本該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指導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科學探索的精神,為未來的科學實踐和社會實踐打好基礎。而由於應試的需要,教師成了出題目、出試卷的工程師。當然所謂的家庭教育也已經成了學校教學的延續,家長在繁重的工作之餘,還要給孩子檢查作業、批改作業,還在每天在孩子的家校聯繫本上記錄孩子在家裡的作業態度作業完成情況,孩子幾乎成了車間的裡的產品,需要記錄每一道工序。

“家長問老師睡了嗎”:不要讓教育成為一種傷害

一、繁重的作業只會讓學生反感學習,學習效率也越低,做作業也就越慢,我以前私下和學生交流的時候,他們告訴我說,枯燥乏味的學習,他們一點興趣也沒有。我想作為中小學生,他們還沒有很強的理性認識能力,也沒有任何功利性,他們學習的動力主要來自他們的興趣,以及來自考試獲得的榮譽感。這隻會導致惡性循環。

二、繁重的學習任務嚴重透支了他們的體力,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試想長時間專注於一件機械重複的勞動,而且又無法從中獲得想要的快樂,只會讓他們內心疲憊,同時每天持續到很晚,嚴重睡眠不足,很難有健康的生長髮育,這樣的教育已經變相成了體罰。

三、繁重的學習佔用了太多的時間,也就忽略了思想品德的培養、忽略三觀的教育,而如果沒有健全的人格,消極和不健康的思想意識也容易衝擊孩子幼小的心靈,甚至基本的道德、倫理上都無法形成是非觀。這樣的孩子將來很難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只會透支更大的社會管理成本。

最後想起了印度詩人泰戈爾的一句詩:“當鮮花盛開的時候,園丁累彎了腰!”教育還是要回歸本真,尊重生命,尊重人自身的發展規律,不要讓教育成為一種傷害,那是等不到鮮花盛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