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在議政時竟要皇帝閉嘴,皇帝怒殺三位重臣,結果帝國很快滅亡

帝王作為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對天下臣民擁有生殺予奪大權,然而在天子幼弱或皇權旁落之際,某些大臣往往會以下犯上,公開給帝王難堪,行為囂張跋扈至極。在這批人中,後漢宰相楊邠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議政時竟然公開要求皇帝閉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楊邠如此以下犯上,是否能落得好下場?

宰相在議政時竟要皇帝閉嘴,皇帝怒殺三位重臣,結果帝國很快滅亡

劉知遠留下五位輔臣,結果給帝國帶來災難

後漢高祖劉知遠雖然是開創之君,但起家、治國靠的是暴力壓服,自身並沒有令天下歸心的德行操守和深仁厚澤,所以天下藩鎮、軍民心中不服者甚多。再加上他臨終前留給兒子劉承祐的輔政大臣們,大多又是剛愎自用、目空四海的小人,所以等到劉承祐即位後沒多久,帝國便鬧出了大亂子。

劉知遠駕崩前(948年初),遺詔宰相楊邠、蘇逢吉、史弘肇、郭威、王章等人輔佐幼主,其中,楊邠、蘇逢吉、史弘肇負責政事,郭威負責征伐叛逆,王章主管財政。在三位處理政事的輔政大臣中,蘇逢吉為人陰險,楊頒、史弘肇恃功而驕,從一開始便心不齊。三人中尤其是楊頒地位最高、行為最猖狂,並在三件事上屢次跟幼主“過不去”,這樣做的結果,只能為自己招致殺身之禍。

宰相在議政時竟要皇帝閉嘴,皇帝怒殺三位重臣,結果帝國很快滅亡

劉承祐年少登基,很遭輔臣們輕視

第一件事,是楊邠在朝堂上公然羞辱劉承祐。話說某天在朝堂議事時,楊邠與王章在劉承祐面前侃侃而談,說著說著便自作主張,把相應的政策擬定好,根本沒有爭取皇帝的意見。劉承祐好長時間都說不上話,但為了顯示存在感,還是在中間插了一句:“兩位卿家所言極是,只是政策實施時要顧及百姓的感受,千萬不要讓他們有怨言。”

其實這不過是一句無關宏旨的套話,楊邠、王章如果知趣一點兒,只需表示同意就可。可沒想到楊邠聽到這句話後,竟然不顧及君臣體統,張口就對劉承祐嚷道:“陛下不要說了,有微臣在,這些事絕對能辦好。”此言一出,滿朝文武全都大驚失色,而劉承祐內心也是遭遇一萬點暴擊,恨不得把楊邠撕成碎片。

(楊)邠常與王章論事帝前,帝曰:“事行之後,勿使有言也!”邠遽曰:“陛下但禁聲,有臣在。”聞者為之戰慄。見《新五代史·卷三十·漢臣傳第十八》。

宰相在議政時竟要皇帝閉嘴,皇帝怒殺三位重臣,結果帝國很快滅亡

楊邠在朝堂上要求皇帝閉嘴,讓後者憤怒至極

第二件事,是楊邠力阻劉承祐的舅舅李業出任宣徽使。李業年紀跟劉承祐相仿,加上性格、愛好相投,一來二去地便成了外甥身邊的寵臣,和聶文進、後贊、郭允明一起,天天以隱語互相取樂,毫無君臣體統可言(“帝方與業及聶文進、後贊、郭允明等狎暱,多為廋語相誚戲,放紙鳶於宮中。”引文同上)。

當時宣徽使的職務出缺,李業很想得到它,便動員太后、皇帝去跟輔政大臣們推薦自己,蘇逢吉對此表示同意,但楊邠、史弘肇卻不同意。楊邠不僅阻止李業出任宣徽使,而且還趁勢勸諫劉承祐要遠離這些小人,讓少主很是不高興。事後,李業對楊邠恨之入骨,便不斷地鼓動外甥殺死此人(“業由此怨望,謀殺邠等。”引文同上)。

宰相在議政時竟要皇帝閉嘴,皇帝怒殺三位重臣,結果帝國很快滅亡

劉承祐因不堪受辱,一天內連殺三位輔臣

第三件事,是楊邠諫阻劉承祐以皇后禮節安葬寵妃耿氏。劉承祐對耿夫人非常寵愛,為此曾向徵求楊邠的建議,打算立耿氏為皇后,結果卻遭到後者的反對。等到耿夫人去世後,劉承祐哀痛至極,便準備用皇后的禮節來安葬她,沒想到又受到楊邠橫加阻攔。

劉承祐認為楊邠管得實在太寬,自己這個皇帝做得實在憋屈,而李業、郭允明等人又在身邊不斷地誣陷楊邠等人,最終讓劉承祐殺心大起。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楊邠、王章、史弘肇在上朝奏事時,於宮殿外邊的走廊下被幾十名武士殺死,隨後三人的家族也被夷滅。

帝欲立所愛耿夫人為後,邠又以為不可;夫人死,將以後禮葬之,邠又以為不可。由是隱帝大怒,而左右乘間構之,與史弘肇等同日見殺。引文同上。

宰相在議政時竟要皇帝閉嘴,皇帝怒殺三位重臣,結果帝國很快滅亡

郭威滅掉後漢自立,建立後周

在殺死楊邠等三位重臣後,劉承祐在李業等人的慫恿下,又將目標對準在鄴城鎮守的郭威,結果引起後者的反叛。郭威帥軍南下,一路上勢如破竹,接連擊潰朝廷軍隊,並迫使劉承祐帶著少數親信逃亡。當逃至趙村時,劉承祐被郭允明殺死。劉承祐死時,年僅21歲。次年(951年)正月,郭威建國稱帝,是為後周太祖。

史料來源:《舊五代史》、《新五代史》、《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