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楷模《禮器碑》

《禮器碑》全稱為《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又稱《韓敕碑》。隸書,碑陽16行,行36字。碑陰3列,各17行。碑左側3列,各4行。碑右側4列,各4行。無碑額題字。東漢永壽二年(156)立,今存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

隸書楷模《禮器碑》

此碑在宋、明時尚默默無聞,到清代,凡評漢碑者,皆推崇此碑為最,幾乎眾口一辭。

隸書楷模《禮器碑》

其中尤以書家王澍評之最詳,《虛舟題跋》雲:“隸法以漢為極,每碑備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最為奇絕。瘦勁如鐵,變化若龍,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隸書楷模《禮器碑》

他還分析說:“此碑書有五節,體凡八變:碑文矜練以全力赴之,故力出字外,無美不備。銘文則矜意稍解;清超絕塵,幾欲筆不著紙。文後九人,韓敕大書姓氏,文如薤葉,獨為矜重。後八人比於銘文,無復矜意,而清圓超妙,動乎自然。碑陰與文後八人,風韻略似,而天機浮動,一正一偏,往往於無意之中觸處生妙。至兩側而筆益縱絕矣,左側逾時復作,別開一境,筆雖極縱而清圓超妙,復縱不逾矩。右側則興已垂竭,但存一段清氣於空明有無之間,雖不作意,而功益奇。增書人名,或以書法各各不同,為出兩手,細玩未然,乃兩時書,非兩人書,斜斜整整,轉見天倪。”

隸書楷模《禮器碑》

王澍雖然說得有些玄虛,但分析此碑碑陽之碑文、銘辭及其後八人題名與出錢數、碑陰、碑左側和右側等五部分的書法有八種變化,後人分析其書法,也莫不循此縷述,故移錄於此。

隸書楷模《禮器碑》

當時書寫者不設成心,臨機應變,而刊刻者亦能心領神會,力求纖毫不失,故字字仍如書丹原跡,風神皆現。

隸書楷模《禮器碑》

碑陽前半部分的字雖工整矜持,仍筆筆有生機。銘文以下及碑陰、碑側字更是活潑自然,飄逸超妙,與甘谷出土東漢桓帝延熹元、二年(158-159)詔書簡十分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