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醫生眼中的「清淡」是這些!看完默默吃了塊肉

原来医生眼中的“清淡”是这些!看完默默吃了块肉

中秋節剛剛過去,大部分人都回家與家人團聚,這種時候免不了湊在一塊兒吃大餐,喝點酒,還有中秋的特色食物——月餅。然而,每當酒足飯飽之後,人們才想起來,飲食還是“清淡點”好。

那麼,究竟怎麼吃才是清淡?魚肉都不碰才叫飲食清淡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醫生眼中的“清淡飲食”,教你健康吃好每頓飯。

上線大醫生:葉彬華

今日探討:健康飲食

原来医生眼中的“清淡”是这些!看完默默吃了块肉

其實,人們對“清淡飲食”存在著不少誤區,例如葷腥不吃、油鹽不進等極端做法,非但不利於營養均衡,還會導致體質下降,讓人更容易被疾病侵襲。

醫生眼中真正的“清淡飲食”是建立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合理搭配營養,將動物性食物、食用油和鹽限制在合理範圍內,避免過多地使用辛辣調味品。

原来医生眼中的“清淡”是这些!看完默默吃了块肉

科學的清淡飲食方式有助於保持健康,適用於絕大多數人,尤其是患有高血脂、肥胖、胃腸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手術後的病人更應清淡飲食。

味覺退化,是人生的必然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總覺得嘴裡沒味,吃什麼都不香。以前覺得有滋有味的食物,現在越來越覺得寡淡。

人們經常把這歸結為上了年紀之後清心寡慾,其實不然——其實不然——這是一種衰老伴隨的生理變化。

原来医生眼中的“清淡”是这些!看完默默吃了块肉

味覺的退化導致人們對美味的感知逐漸變得遲鈍。要想享受到同樣的美味,就需要加重口味。尤其是對甜和鹹的需求,需要更多的糖和鹽來彌補。

二者都是健康飲食需要限制的風險因素,簡直就是健康殺手。

減糖,控鹽

不止是上了年紀的人,年輕人、每一個人都需要控制好自己糖的攝入量。

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首次發佈的《全球糖尿病報告》顯示,中國約有5億成年人處於糖前期,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

原来医生眼中的“清淡”是这些!看完默默吃了块肉

吃太多糖不僅會胖,還會破壞胰島素平衡,除了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膽結石等多種疾病都跟糖有著密切關係。

有人說,既然這樣,我平時不吃糖不就行了嘛?

並不是!一種食物糖多不多,不能只看它含不含糖,還要看它的“升糖指數”(GI)。

原来医生眼中的“清淡”是这些!看完默默吃了块肉

GI≤55 的食物,稱為低 GI;

GI≥75 的,稱為高 GI;

GI 在 55~75,稱為中等 GI。

低 GI 的食物,通常不易引起血糖大的波動,飽腹感也比較強,不易餓。

高 GI 的食物,容易引起較高的餐後血糖,餓得快。

生活當中,應當避免大量攝入高GI食物。

此外,鹽也要控制,每日小於6g。

用油少量多種

清淡飲食要少油,更要保證多種。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精煉橄欖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最好經常換著吃。

原来医生眼中的“清淡”是这些!看完默默吃了块肉

少油!少油!讓少量的油和菜裡流出的水分一起把菜炒熟,千萬不要讓食物到在油堆裡裹。

吃肉多瘦少肥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畜禽肉40~75克。豬牛羊等紅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其瘦肉能補鐵,適合有貧血問題的人食用。

不過,肥肉脂肪含量較高,容易影響心腦血管健康,還會造成肥胖,所以儘量以瘦肉為主。

原来医生眼中的“清淡”是这些!看完默默吃了块肉

此外,魚、禽類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特別是魚類,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有重要作用,因此有這類疾病的人吃肉應首選魚、禽肉。

主食粗細搭配

從廣義上講,清淡飲食還包括少吃精加工和含糖高的食品。

原来医生眼中的“清淡”是这些!看完默默吃了块肉

糖尿病患者及肥胖人群應多吃些富含膳食纖維、血糖生成指數低的粗糧,如全麥粉、莜麥、蕎麥、玉米、高粱米等,以及由它們做成的食物。這些食物具有飽腹感強、延緩葡萄糖吸收、通便、減肥、降脂等功效。

調料少辣多樣

味同嚼蠟不是清淡,相反,清淡飲食要充分利用醋、蔥、蒜、辣椒、芥末等調味品,不僅能提高食慾,解毒殺菌,還能減少鹽的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辣椒用量要有所控制,尤其是術後患者要少吃。

原来医生眼中的“清淡”是这些!看完默默吃了块肉

烹調多蒸煮

烹飪時,多采用快炒、清燉、清蒸、白灼等方式,可最大限度保留食物的原味和營養素。

今日大醫生

原来医生眼中的“清淡”是这些!看完默默吃了块肉

葉彬華

葉彬華,醫學博士、碩導,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臨床營養科副主任,福建省營養學會第一屆臨床營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福建中西醫結合學會糖尿病分會常務委員,福建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常務委員,福建省抗癌協會第二屆腫瘤營養與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藥膳分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營養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福建中醫藥學會藥膳分會委員,福建省營養學會理事,福建省醫師協會內分泌及代謝病醫師分會委員。

更多熱文

--------------------

·1036動新聞·

新聞一手掌握 大勢瞭然於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