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生病要吃清淡點,現在才知道醫生說的“清淡”原來是這樣!

​平常我們生病的時候,醫生總會告訴我們吃得清淡點。由於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我們的餐桌上幾乎每天都少不了各種肉類了,所以很多人以為醫生說的“清淡”就是不吃肉。也有一些人覺得粗茶淡飯更養生,因此一日三餐清粥小菜追求簡單。

可實際上,粗茶淡飯可能會招致營養不良甚至更嚴重的後果,這並不是醫生所說的“清淡”。

都知道生病要吃清淡點,現在才知道醫生說的“清淡”原來是這樣!

醫生所說的“清淡”是什麼?

醫生平時所說的清淡飲食,並不是完全不吃肉,而是合理控制動物性食物、油和鹽,避免過多地使用辛辣調味品。科學的清淡飲食需要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合理搭配營養,這樣的方式才有助於保持健康。

都知道生病要吃清淡點,現在才知道醫生說的“清淡”原來是這樣!

吃肉少肥多瘦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畜禽肉40~75克。肥肉脂肪含量較高,容易影響心腦血管健康,還會造成肥胖,因此儘量以瘦肉為主。豬牛羊等紅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其瘦肉能補鐵,適合有貧血問題的人食用。與畜肉相比,魚、禽類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特別是魚類,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有重要作用。因此,有這類疾病的人吃肉應首選魚、禽肉。

都知道生病要吃清淡點,現在才知道醫生說的“清淡”原來是這樣!

用油少量多種

清淡飲食要控制油的用量,同時更要保證多樣化。花生油、茶籽油、菜籽油、精煉橄欖油、大豆油等最好經常換著吃,每日烹調用油以25~30克為宜。

都知道生病要吃清淡點,現在才知道醫生說的“清淡”原來是這樣!

吃豆配合吃蛋

若出於某種原因,肉類蛋白質攝入過少的人,一定要重視植物蛋白質的攝入,特別是大豆及其製品的攝入,這些是優質植物蛋白質,可每天吃200克豆腐或100克豆製品。此外,還要搭配1個雞蛋、1杯牛奶。

都知道生病要吃清淡點,現在才知道醫生說的“清淡”原來是這樣!

主食粗細搭配

清淡飲食還包括少吃精加工和含糖高的食品。糖尿病患者及肥胖人群應多吃些富含膳食纖維、血糖生成指數低的粗糧,如全麥粉、莜麥、蕎麥、玉米、高粱米等。這些食物具有飽腹感強、延緩葡萄糖吸收、通便、減肥、降脂等功效。

都知道生病要吃清淡點,現在才知道醫生說的“清淡”原來是這樣!

調料少辣多樣

味同嚼蠟不是清淡,相反,清淡飲食要充分利用醋、蔥、蒜、辣椒、芥末等調味品,不僅能提高食慾,解毒殺菌,還能減少鹽的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辣椒用量要有所控制,尤其是術後患者要少吃。

都知道生病要吃清淡點,現在才知道醫生說的“清淡”原來是這樣!

烹調多蒸煮

烹飪時,多采用快炒、清燉、清蒸、白灼等方式,可最大限度保留食物的原味和營養素。還要學會多種食材搭配,例如肉類最好和低脂、高纖維的菌藻類食材共同烹調,可減少脂肪和膽固醇在體內的吸收。

都知道生病要吃清淡點,現在才知道醫生說的“清淡”原來是這樣!

清淡≠素食,粗茶淡飯反而引病上身

在素食中,除了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外,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都很少,營養價值也比較低,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而肉類卻能夠成為營養的重要來源,為人體的生長髮育和代謝提供大量的優質蛋白和脂肪酸。

都知道生病要吃清淡點,現在才知道醫生說的“清淡”原來是這樣!

過於清淡的飲食不僅不利於營養均衡,還會讓人體質變差,更容易遭到疾病侵襲。

如果拒絕吃肉,長期只吃粗茶淡飯,而雞蛋和豆製品又攝入不足,吸收的營養和熱量不足,會導致各種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絞痛、動脈硬化等;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認知功能退化,大大增加死亡風險。油脂攝入不足也會導致乾眼病、骨質疏鬆等。

都知道生病要吃清淡點,現在才知道醫生說的“清淡”原來是這樣!

素食者最該補足6類營養

長期素食的人,最容易缺乏維生素B12和n-3多不飽和脂肪酸。導致出現疲勞、肌肉功能差等症狀,導致舌炎、紅細胞減少、心功能降低和生育力下降等問題。這兩者還與大腦發育、心血管系統疾病、2型糖尿病、抑鬱症等多種非傳染性流行病密切相關。

都知道生病要吃清淡點,現在才知道醫生說的“清淡”原來是這樣!

所以長期素食的人,應該適當補充下列營養素:

1、n-3多不飽和脂肪酸:吃亞麻籽油、紫蘇油及部分海藻。

2、維生素B12:多吃發酵豆製品、菌菇類,必要時服用維生素B12補充劑。

3、維生素D:食用強化穀物,保證每天曬太陽。

4、鈣:多吃西蘭花等綠色蔬菜、杏仁、用石膏做的豆腐;蛋奶素和奶素人群多吃乳製品。

5、鐵:多吃菠菜、黑木耳等;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有助植物性鐵的吸收;鐵鍋炒菜。

6、鋅:多吃豆類、全穀物、堅果和菌菇類。

都知道生病要吃清淡點,現在才知道醫生說的“清淡”原來是這樣!

清淡飲食也有講究,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過多或過少都不好。在清淡飲食的同時也要注意營養均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