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柏提出学习《内经》诊法学思想三要求

熊继柏提出学习《内经》诊法学思想三要求

《内经》是中医的奠基之作,翻看历代名医名家就会发现,先贤们无不对《内经》推崇之至。现各界也掀起学习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经典的热潮,各大中医药院校也强调要重新回归经典,并采取了诸多相应措施。国医大师熊继柏就如何学习《内经》诊法学思想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学习《内经》诊法学的整体观思想

诊法,即诊断疾病的方法。熊继柏认为,《内经》论诊法是以整体恒动观为指导,以藏象、经络为基础,“从外知内”“以表知里”“以常测变”,全面诊察,综合分析,测知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进而得出正确的诊断。

《内经》提出,诊断疾病必须注意各方面因素,如四时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性情好恶、体质、年龄、性别、职业以及疾病的起始经过等,是集天、地、人合而为一的全面考虑。《素问·疏五过论》说:“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藏六府,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不仅提出了诊法的原则,而且突显了整体观思想在诊断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要学习《内经》四诊合参的诊察方法

熊继柏认为,《内经》所述诊法内容归纳起来,主要见于《素问》“玉版论要篇”“诊要经终论篇”“脉要精微论篇”“平人气象论篇”“疏五过论篇”“五藏别论篇”“方盛衰论篇”“大奇论篇”“三部九候论篇”“玉机真藏论篇”,《灵枢》“五色篇”“师传篇”“五阅五使篇”“外揣篇”“禁服篇”“本藏篇”“邪客篇”“论疾诊尺篇”等,主要有察色望形、听声嗅气、询问病情、按肤切脉四个方面,后世称之为“四诊”,即《难经》概括的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

《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唯有四诊合参,全面诊察,综合分析,才能了解五脏的虚实、六腑的强弱、形体的盛衰。《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也提到,望色、切脉与察形体应当相参合,这样才算是一位技术全面的医生。《素问·五藏别论》里也特别强调了全面诊察的思想。具体说来,望诊的方法主要包括察部位、辨脏腑,察神色、观成败,察形态、测病变;闻诊的方法主要包括听声音、嗅气味;问诊的方法主要包括问病情、审病因;切脉的方法主要包括诊脉的一般要求、切脉的部位、测脉的至数、察脉的胃气、脉象的主病、脉合四时阴阳、脉合病证阴阳。

三要学习《内经》病机的纲领

熊继柏认为,《内经》中提到的“审察病机”“谨守病机”“无失病机”,即是强调病机的重要性。何谓病机?《景岳全书》给出了准确的解释:“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也就是说,病机包含了疾病的关键要素、疾病的变化发展、疾病的发生原因、疾病的转归预后四方面内容。疾病的变化机制十分复杂,《内经》中主要论述了阴阳盛衰失调、邪正虚实消长、表里升降失常、脏腑功能紊乱、经络之气逆乱以及六气变化和疾病传变等内容,提出了阴阳、内外(表里)、寒热、虚实等辨证的基本纲领,为中医临床辨证提出了基本原则和方法。归纳起来,审察病机的纲领主要包括五脏六气病机、阴阳寒热病机、邪正虚实病机、气血营卫病机。

五脏六气病机

熊继柏认为,五脏病机的关键在于确定病位,六气病机的关键在于辨别病性。《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病机十九条”就是对五脏六气病机分类的纲领。其中,五脏病机5条,即“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上下病机2条,即“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六气病机12条,即“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但在六气病机中未言及燥气,故金代医家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补充一条:“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需要注意的是,《内经》十九条并不能概括一切疾病的病机,提出十九条意在通过举例提示分析病机的方法,指出审察病机的纲领。

阴阳寒热病机

阴阳盛衰,是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变化。寒热进退,即是阴阳盛衰的具体体现,如《灵枢·刺节真邪》说:“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由于阴阳相互制约,故热可因于阳胜,亦可由阴虚所致;寒可因于阴胜,亦可由阳虚所致,正如《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熊继柏认为,《内经》以阴阳为纲领来分析内外、寒热、虚实病机的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启发,并为八纲辨证奠定了基础。

邪正虚实病机

熊继柏认为,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始终贯穿着邪正双方的斗争,邪正斗争的盛衰反映在病理上,主要是虚实的变化。《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凡邪气盛的便是实证,凡正气衰的便是虚证。此外,《灵枢·海论》所论述的四海有余、不足的病变以及《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述五脏虚实的病理变化等,都阐明了邪正虚实病机。这些论述对于临床虚实辨证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气血营卫病机

血气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贵在调和。血气是否调和,直接关系到人体阴阳平衡与否。人体的血气有喜温暖而恶寒冷的特点,即《调经论》所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在病理上,“寒则气收”,寒邪所伤则可导致血气凝滞,或为拘急、疼痛之病,或为癥积、痞块之证,也就是“寒则泣不能流”的意思。在治疗上,由于血气“喜温而恶寒”,因此祛瘀破积多用温散、温通之法,如《金匮要略》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妇女癥病、温经汤治疗妇人产后瘀血在少腹不去,都蕴含了“温则消而去之”的道理。

营气与卫气,一阴一阳,二者亦贵在调和。营气营养脏腑,行于经脉之中;卫气温煦肌表,行于经脉之外。当营卫失调时,则可产生许多病变,如《素问·逆调论》所说:“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另外,《灵枢·营卫生会》还提出了营卫失调可以直接影响精神、睡眠的原因和机制。

熊继柏认为,《内经》诊法学思想内涵丰富,对中医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后学者当深入学习研究,充分运用于临床、教学以及科研工作。(何清湖 叶培汉 湖南中医药大学)

搜索“renpeng_swxt"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资料。

推荐下载:全新中医家APP,五十万中医人专属软件,只专注中医领域。【社区】以医会友,广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医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医患互动,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会议服务】全国中医会议培训随时报名,轻松加入中医名师互动圈。下载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