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阳气病变的预后、治疗以及养护

我们前文提到过阳气就好比自然界的太阳,有气化温养、卫外御邪等功能,能够温养全身、推动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固护肌表,抵御外邪侵袭,如果阳气亏虚、逆乱、郁结等都会导致阳气功能的失调,会引起人体五脏六腑等功能的失常,导致水肿、中风、疔疮等病症;

那么如果出现阳气病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与治疗,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又该怎样治疗呢?

《内经》中阳气病变的预后、治疗以及养护

阳气失常所导致的各种病症,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的方法不得当,会引起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导致阳气的储存受到影响,人体上下不能够通达运转,阴阳失调;举个例子,《伤寒论》中提到,“邪热入里,结于中焦,气机怫郁,阻遏阳气流通,出现热深厥深,甚至神昏谵语者,治当通里攻下,以交通阴阳”;意思就是指邪热实证入侵人体,导致阳气亢盛,需要用通泄之法,消散邪气,是人体阳气恢复正常,这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道理是相同的,大家也很容易理解;但关键是辨对症,不要把虚症辨成实证,不要把该用补的药用成泻的药,否则,只会将病越治越重;

关于阳气的护养,《内经》里强调,要按照自然界阴阳校长变化的规律调节起居活动,以保持阳气的充沛和正常的消长规律,强调在傍晚的时候阳气收敛,肌肤腠理闭拒之时,要减少活动,以避免因为过度活动影响阳气的闭藏而出现阳气的失调与虚弱;这也就是《内经》里“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所倡导的,如果违背了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阳气肯定是药紊乱的;

在这里多提一点,既然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界阳气的变化,在傍晚时阳气闭藏,那么夜跑是好的么?您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