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好险丨买保险是先选公司,还是先选产品?

什么是大公司

怎么选一个保险公司,大家的答案就是国寿、平安这些耳熟能详的公司。

那么消费者评价一个公司好不好的标准是什么?

通常是:听过、经常听、朋友也买的这个公司的还理赔过。

那么实际上去评价一个公司的好不好的标准是什么?

注册资本、股东背景、偿付能力、服务、口碑、成立时间、保费收入、盈利能力、员工与代理人人数、人均保费、退保率

需要多方面去进行评价,现在没有综合能力排名,可以从保费收入来看,保费收入高的几家公司,各方面指标还是不错的。

国内的寿险上市公司有主要有5家:

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太平

泰康、华夏、富德生命长期稳定保费收入前10.

找好险丨买保险是先选公司,还是先选产品?


暂且可以认为这9家是公认的大公司。

保险责任价格差距大

以前我们买保险对业务员说还要再比较比较,业务员往往跟我们说保险公司都是有保监会统一监管的,保险公司都有精算师,相同的保险责任,都用同样的生命表和重疾发生率来计算费用的,价格都差不多,不用看了,然后我们签下了保单。

实际上,2013年,保险行业开始实行费率市场化,将定价权交给各家保险公司和市场,在这之后的保单,价格是相差很大的。

找好险丨买保险是先选公司,还是先选产品?

过2年,看到朋友家的保单,咦,同样是50万保额,怎么“老李家”的保险要比我们便宜三千多,保险公司也不一样。

这里就不放对比表了,要了解产品,可以好险君。

我们发现一个规律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公司销售的保单往往贵一点。

那么为什么保险产品保障差不多,不同的保险公司保险费却差很多呢?

大公司保费贵在哪里

名气大的公司往往有几个共同点

1、成立时间长,网点多。交理赔资料方便。

2、业务员多,经过业务员的反复推荐,不知道也知道了。

3、广告多,在各个地方可以看到他们的广告。2016年四上市险企日均广告宣传费6619万元。

找好险丨买保险是先选公司,还是先选产品?

网点多、人员多、广告多,必然增加了经营成本,所以保险费更高了。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保险公司也是要追求利益的公司,通过公司强烈的广告轰炸和业务员的轮番说服,很多人对几大保险公司的产品都很熟悉,觉得保险就是这个价格,高价能够卖出去,干嘛还要定低价呢?

由此导致了超大型保险公司保费居高不下,相比部分小公司价格甚至高了40%。

选公司or选产品

我们买各种东西,都知道要选品牌。尤其是遇到大件,会去搜索十大排行榜。

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产品原料好,使用质量好,售后服务好。

大品牌承载的是一部分人对其产品以及服务的认可,能让人更安心。

我们选择保险的时候,大品牌公司的保险产品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感,没听过的保险公司,选择有天然阻力,需要更大的差异来做自我说服。

那么是不是要选择更大的保险公司才安全呢?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过,任何经营寿险业务的公司都是很安全的,不得轻易解散。保险的安全性是以国家法律来保障的。所以保险公司的安全性,可以说是不用太过担心的。

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他的表现形式是射幸合同。

射幸合同:当事人是否履行义务有赖于事件的出现的一种合同。

那么保险是买的一种未来的约定。保险责任事故是赔款的条件,事故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因此保险的原料和质量是保险合同上的条款文字,条款写了多次赔付的,那么就在第二次可以获得理赔,没写的,那是怎么也赔不了的。

保险合同的服务,就是看保险销售的后期协助和保险合同的理赔了。

保险公司都得根据条款来理赔。我们选择条款定义更宽泛的产品是更有利于我们的理赔的。

现在的保险市场更规范了,隐瞒告知,虚构身体状况的投保申请相比以前少多了,通常都是按照正常程序来赔付。

只有条款写了的才会赔,没写的基本也赔不了,如果对条款和保障有争议的,可以跟保险公司协商争取或者诉讼。

保险法 第三十条 提到 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那么对于能不能赔,我相信各个公司的尺度是差不多的,但是还是有理赔快慢的区别。

如果有消费者现在在内蒙古,前2年在广州,买了广州的保险公司的保单,还真的出险了,那么内蒙没有分支机构的情况下,保险公司需要安排人调查,还需要寄送资料,可想而知,理赔速度会慢一点。

现在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的服务时效评价比较严格,保险公司也在争取提高效率。符合正常情况的,争取迅速理赔下来。

从保监会的小额医疗险平均理赔速度来看。

索赔到支付的平均周期只有1.31天,5日结案率达到了97.1%。整体看来还是挺快的。

找好险丨买保险是先选公司,还是先选产品?

找好险丨买保险是先选公司,还是先选产品?

那么这是小额理赔的数据,我们没看到大额理赔的数据还是不放心的。

保险法规定。

第二十三条 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保险合同对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第二十五条 保险人自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和有关证明、资料之日起六十日内,对其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已有证明和资料可以确定的数额先予支付;保险人最终确定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后,应当支付相应的差额。

那么也就是保险案件的理赔需要在30天内完成,很复杂的案件,也需要在60天内完成。

想一下,如果遇到的这个真的很慢,为了等几十万,我等30天也是愿意的,30天需要周转的钱是可以借到的。何况现在都还有补充的百万医疗,可以垫付医疗费,重疾险是做我们收入损失的补偿和长期的康复费用。

由此可见,保险这种商品的价值,最终是体现在产品上的,好险君是比较倾向于先选产品,在产品条款宽松,理赔可能性高的产品中选择“大公司”。

对于价格便宜的险种,意外险,医疗险,这种理赔概率高的,我可能会选择网点多的公司,打车去保险公司柜台都少几块钱呀。

对于重疾险这种保费占到普通家庭总支出的10%-15%的大额支出,我可能就要好好选选产品了。毕竟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保费相差20%也是几千元呢!对于重疾险和寿险一生也就是最多理赔一二次的低频触发险种,网点多,广告多,有名气这不是我需要关心的地方。

当然,对于经济情况好的人来说,直接选择大公司的产品,能够减少选择成本,说出去,我家买的是大公司的,也是人人称赞的。千金难买我愿意。

相对于保险的理赔时效的快慢,我更关心的是能不能赔与赔多少。

试想一下,当我们的父母与其它病友因为冠心病住在同一个病房的时候,都买了保险的情况下,如果我是给父母买的大公司的,业务人员走过来,送了个果篮,然后说不好意思,条款没写,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不赔。

别人家买的虽然是名气小一点的公司,但是属于保险责任,业务人员已经来收资料了,不多久理赔款下来了。病友一高兴把其他人送的果篮恨不得都给业务员。连连道谢,那时候幸亏你给我说的一清二楚,现在也赔的简单快速。

再试想一下,如果是脑中风这个疾病,给父母买的是另外一家大公司的产品,虽然有脑中风这个疾病,可以理赔基本保额的20%,买的是100万,可以赔20万。

另外一个人买的产品,含有中症,达到了中症的标准,可以理赔基本保额的50%,也就是赔50。

同样是买100万保额的保险,A公司保费2.5万每年交20年,B公司保费2万每年交20年。20年下来给A公司多交了10万块钱的保费,但是理赔的时候少赔了30万。40万就这样因为我们买保险的时候不看产品不看保障责任而错失了。

找好险丨买保险是先选公司,还是先选产品?

看来要怎么买保险,我得好好找转发此文的朋友来聊聊了,快给我推荐几个好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