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合同中的各種「人」,你真的都弄懂了嗎

隨著大眾保險意識的提高

買保險已經成了很多普通人的必要投資

而簽訂保險合同則是

購買保險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不過不少消費者在簽訂保險合同時

經常會產生以下疑問:

如“投保人與受益人能否是同一人?”

“為什麼這份合同沒有出現受益人?”

“指定受益人與法定受益人有區別嗎?”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瞭解保險合同中的“人”

為各位出了一套關於

保險合同中各類人的知識考察卷

一起在答題中收穫知識吧

保險合同中的各種“人”,你真的都弄懂了嗎
  • 1、楊阿姨繳費為女兒買了一份平安的重疾險,這裡的楊阿姨屬於?
  • A.投保人
  • B.保險人
  • C.被保險人
  • D.受益人

答案

A

答案解析:簡單來說,投保人是與保險人訂立合同並按合同繳納保費的人,它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楊阿姨買了保險交了錢簽了合同,即投保人。楊阿姨的女兒,則屬於被保險人,即根據保險合同其財產利益或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的人;而保險公司=保險人,如題目中的平安,保險人負責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受益人的解釋詳見於下文)

  • 2、以下哪類保險合同能找到“保險受益人”的身影?
  • A.任何種類的保險合同
  • B.人身保險合同
  • C.只有意外傷害保險合同中有受益人
  •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答案

B

答案解析: 保險受益人也叫做“保險金領取人”,指在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在保險法中,受益人一般適用於人身保險合同中,常見的人身保險包括人壽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健康保險三類。

受益人在保險層次上分有身故金受益人(即被保險人身故,領取保險金的人),滿期金受益人(即合同期滿,領取保險金的人)。

知識拓展:在填寫保單時,受益人一欄可以填寫法律認可範圍內的人。如果保單沒有填寫指定的受益人,在被保險人出現保險事故後,法定受益人將得到保險公司的賠償,法定受益人是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第一順序是:配偶、子女、父母。

  • 3、身上揹負80萬元欠款的王女士生前為自己購買了人身意外險,在保單受益人中,只填寫了女兒小葉的名字,一年後王女士不幸發生意外事故身亡,小葉得到了200萬的保險賠償金,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小葉得到的200萬屬於王女士的遺產
  • B.小葉拿到200萬後,首先要用於償還王女士的債務
  • C.200萬是小葉的合法財產,不必用於償還投保人生前的債務
  • D.以上說法都不對

答案

C

答案解析:在保險單中指定了受益人,一旦保險事故發生,被指定的受益人將取得保險賠償金。這部分賠償金不屬於被保險人的遺產,是受益人的合法財產,既不能被繼承,也不能用來償還被保險人生前的債務,故正確答案為C。

知識拓展:當保單沒有指定受益人時,則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為受益人。假設王女士的保單沒有指定的受益人,則由她的法定繼承人為受益人。這時候拿到的賠償金就相當於繼承了遺產,這200萬就要償還之前的債務。

  • 4、陳先生原先給自己母親買了份人身保險(母親知情),受益人是自己。等他的孩子出生後,考慮到各種原因,他希望把受益人改成孩子,可以這樣操作嗎?
  • A.可更改,但需要母親同意
  • B.受益人一旦確定,就無法更改了
  • C.可更改,且無需告知母親

答案

A

答案解析:合同中的受益人可以根據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意願進行調整,許多人在經歷結婚、離婚、生孩子等各個人生階段時,都有更改保險受益人的需求。這時,只需要遞交相關資料給保險公司,就可以完成更改了。

知識拓展:一般來說,如果投保人和被保險人非同一個人,投保人在指定和變更身故保險金受益人時,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像上面這種情況,陳先生就需要自己母親的書面同意才能進行變更。

做完以上題目

各位是不是更好地

理解保險合同了呢?

希望大家重視不懂的題目

弄清保險合同中的各類“人”

才能更充分地利用每一份保險的價值

真正為自己的生活承擔風險

來源網絡

保險合同中的各種“人”,你真的都弄懂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