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趨勢前瞻——更多電梯將穿上“保險”外衣

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戰紛爭、房地產宏觀調控壓力,讓電梯行業的2019年充滿變數。

在過去的8個月中,壹電梯通過多形式、多維度進行了行業調研,得出一系列變化趨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二章第十七條規定,國家鼓勵投保特種設備安全責任保險。

何為電梯保險?電梯保險目前分有兩種,一種是電梯責任險,即電梯在運營過程中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保險公司可以負責賠償;另一種是電梯綜合保險,除了上述職責外,還對電梯本身損壞、故障等保險。

聽起來絕對是好事,但事實上,當前電梯保險覆蓋率低、業務規模較小、發展受限,電梯安全責任主體劃分不清,整體行業規範亟待建立和提高。電梯險為何難推行?有行業人士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首先是管理責權不清。有的小區電梯產權屬於開發商,物業公司不願意主動承擔責任,還有的認為這是電梯廠家的責任;其二是業主方意見不一。

現在小區收費裡含有電梯保險經費,但是否投保必須由業主委員會通過。物業雖然收取了業主的物業管理費,但基於省錢考慮,在保證電梯定期維護保養的前提下,不願意再掏錢購買責任保險。

當然,對於電梯製造商和維保商而言,對電梯保險的關注點集中在:未來保險公司是否會搶走維保業務。

針對這一話題,僅有極少數的受訪者表示了擔憂。“術業有專攻”,事實上,保險公司只是第三方風險承擔與監督,維保業務還需要專業的維保公司培養的專業的維保人員來執行,對於電梯企業而言,與物業公司還是與保險公司籤維保協議沒什麼區別。

保險企業的出發點是贏利,其要想從保單中獲益就必然要督促電梯維修保養的日常管理,因為維保及時,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出事故的概率,規避事故的鉅額賠償,還能規避電梯大故障的發生,減少維修成本。顯然,保險公司基於利益的追究,重視電梯的安全可靠性,與大眾對電梯使用的安全存在高度契合點,具備了合作共贏的基礎條件。

2019趨勢前瞻——更多電梯將穿上“保險”外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