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孩子学会懂事,父母请把握好这些分寸


真正让孩子学会懂事,父母请把握好这些分寸


懂事不等于顺从


如果懂事就是顺从父母的意志,真的不是什么成功教育。

亲戚L跟我抱怨,她儿子小天经常被别的孩子欺负,无论谁想要得到他手中的玩具,不管多不情愿,孩子都会给。

L很是郁闷,她和老公为人处事都是霸气侧漏,为啥孩子没有遗传到这一点,反而特别胆小呢?


真正让孩子学会懂事,父母请把握好这些分寸


经过一番聊天,我发现原因在于,L平时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了!就像聚餐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可以喝一小杯冰果汁,但如果她对小天说不能喝,小天就不敢喝。其他的妈妈看到,还会夸小天懂事,L也对自己的教育成果感到很满意。

但其实,如果孩子的懂事,仅仅是因为害怕大人的权威,那就变成了顺从。表面上,这样的管教会非常省心,但孩子却不得不压抑自己的需求,对外界只敢说“好”、“可以”、“没关系”。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最后却变得顺从、温吞、隐忍 。

这种懂事,确实也可怜。


真正让孩子学会懂事,父母请把握好这些分寸


真正的懂事,是内化的成长


我们都希望孩子懂事,但真正的懂事,不该是这样。它应该是孩子真正理解了“社会化行为”的意义和规则,逐渐掌握社会交往的技能,能够按照社会规则行事。

这是一种内化了的“懂事”,孩子的行为符合家长对他的期许,并不是因为孩子害怕家长,而是孩子自己能判断,哪些事情是可以做、应该做的,而哪些是一定不能做的。


真正让孩子学会懂事,父母请把握好这些分寸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孩子,早年父母离异,几姐弟从小跟着母亲讨生活。

为了孩子,妈妈每天辛苦工作。但孩子却太不省心,每次吃肉,总是咬几下又不吃了。

有一次更过分,妈妈买了几只鸡腿想让他们补补,没想到这个调皮的孩子,咬了几口竟然把鸡腿掉到地上。

妈妈忍无可忍,想着生活那么艰难,孩子又不听话,一气之下就拿起棍子打了这孩子一顿。打完孩子,看看地上的鸡腿,妈妈舍不得扔掉,就拿去洗干净了自己吃。

很多年过去了,妈妈在一个访谈节目里,再次谈起了这段往事。说孩子当时太伤她的心。

这孩子终于对妈妈说:“要不是当时我把鸡腿掉地上,你会舍得吃吗?只有这样你才会吃啊!”

原来童年他发现妈妈总把吃肉留给他们姐弟,自己却吃咸菜。他才想到这个办法,让妈妈吃到肉。

这个看起来不懂事,但却是太懂事的孩子,就是周星驰。

真正让孩子学会懂事,父母请把握好这些分寸


熊孩子不会更幸福

懂事的孩子也并不可怜


有些人会觉得,熊孩子很幸福,因为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他们可以任性地得到自己想要的。懂事的孩子太可怜,因为他们一味的谦让、隐忍,太过压抑。

但是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讲礼貌、守规则、识大局、知轻重、懂得尊重与关心他人,你会觉得他很“可怜”吗?


真正让孩子学会懂事,父母请把握好这些分寸


同理,如果一个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分场合发脾气,你会觉得他很幸福吗?

其实,“熊孩子”并不会更幸福,因为靠“撕心裂肺地哭闹”或“满地打滚”来达到目的的做法,并不值得仿效。“懂事的孩子也并不可怜”,除非父母剥夺了孩子做决定的权力、事无巨细都压制着孩子的想法,无视孩子的心声。


真正懂事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往往会更懂得遵守规则,体谅他人,从而获得别人的尊重。但是如果孩子懂事“过头”了,这就变成了顺从,已经是没有原则的“懂事”了。


真正让孩子学会懂事,父母请把握好这些分寸



真正让孩子学会懂事,父母请把握好这些分寸


懂事的孩子是否快乐,关键在于父母。

在教孩子学会懂事时,要适时 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尊重孩子的合理诉求,不让孩子压抑了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面对孩子无理的要求,父母要坚决说“不”,引导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愿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好分寸,让孩子既能体贴他人,又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这才是真正的懂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