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佛法的中心要搞清楚

南怀瑾先生:佛法的中心要搞清楚


一般人经常问我,老师啊,你告诉我,老师啊,慈悲一点,不要给人家听到嘛,没有关系,你告诉我,我前生什么变的?我说,我也不知道谁,什么变的。佛法有四句话,欲知前生事,你想知道自己前生是个什么人,今生受者是,你这一辈子的,生出来,父母、家庭、社会、时代,乃至所遭遇的、所经过的就是你前生的、业力果报的一个反影,种子生现行。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你问,自己这一辈子修行来生会怎么样,今生作者是,看你这一生所作所为、行为做到什么程度了,这就说明了业力结使的关系,所以三界天人,我们修持,佛法的修持就是了这个业力的结使,不是了,你把它转化过来,已经是非常大的功德了,这个东西都没有动摇,打坐,坐得好,就是佛啦,所以昨天,讲到禅宗方面,南岳怀让禅师接引马祖的话,你在这干什么?打坐呀。老和尚你干什么?他说,我磨砖啊,我做镜,没有镜子啊,把砖头磨好了做个镜子照。马祖不是讲他,磨砖岂能作镜吗,那个砖头能够做镜子啊,不行的啊。他说,那你干什么?我打坐啊,打坐干什么?要成佛啊。那么磨砖岂能做镜,打坐焉能成佛啊。

打坐是修定法,身心修养的一个境界,即使你定得很好,就在定中转化前生、今生,甚至来生的习气转变,这个就是佛法的中心,搞清楚。所以初禅是离生喜乐,什么叫禅呢,这个禅定的禅,禅者,拿中国的字,严格的讲起,就是静态到极点的静,静,动静这个静。也可以讲三点水淨土这个“淨”,等于把我们一杯水、一个东西摆在那里,把他冷却、晾干、洗干净这个作用,所以叫做静,静字下面叫禅,古代翻译讲的。在这个境界里头,你检查自己心理习气的状态,慢慢、慢慢转化,这个是佛法,不然呢,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不是你学佛的人才有哦,再三给大家……这不是我说的噢,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定,是共法,甚至于其他的外道什么都会呀,这个关键要弄清楚,这个关键弄不清楚,以为这个就是佛法,太差远了,要了解这个道理,至于八十八结使,九十八个结使与三界天人的,这个关系,我没有时间给大家多讲了,我们这里闽南佛学院的这几位老师,都是会的,不需要我多讲,而且我也没有时间,我讲的比他们不会高明,一样的,大家去留意,自己去研究,我来不及,所以把禅定的道理这样交代清楚了,不过我也不知道我交代清楚没有,这个关键应该是了解了,所以上午也告诉过你们,

定境,四禅八定非修不可,是佛法同一切外道的共法,反过来讲,外道都会,你佛法更应该会。

第二点要了解,没有禅定,你想转化习气是非常困难。不可能,因为身心的宁定下来,等于说把无始以来这个习气,慢慢慢……把它软化了,慢慢的修,这叫做修行。你譬如说,我的老朋友,这一次因为我到了这儿,我在国内的老朋友五十年不见的,都特别赶来看我了,大家又碰面,八十岁的那么多,对不住,老朋友们不要见怪,我看来他们都是,我当年我一、二十岁跟他们是朋友,那个毛病啊,一点都没有改变,但没有改变,还加四个字,变本加厉,他生来世不晓得如何得了噢,这是真话。老朋友们来看我,不能说假话,一定送他一个真话。好话是难听的,假话是好听的。这是世界上的大原则。这是讲到习气的问题,修行就在这里。

――摘录自《南禅七日》


南怀瑾先生:纷乱纠缠的心念,如何解脱?

南怀瑾先生: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南怀瑾先生:采宇宙精华的方法——日轮观

南怀瑾老师:用三年到九年时间专心修道会是什么样子

快来算笔账,看你不熬夜的人生到底有多赚?

南怀瑾先生:佛法的中心要搞清楚

南怀瑾先生:佛法的中心要搞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