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往事 · 解放路,見證德州600年變遷

德州往事 · 解放路,见证德州600年变迁

每一座城市都有那麼一條路,路上烙印下歲月滿滿的印記,在德州,解放路就是這樣。它位於明初老德州的中軸線上,誕生年代早於德州城,集文脈、商貿、衙府、廟宇於一身,見證了600年德州老城的興衰變遷。去年解放路人防工程施工中,挖出千餘斤重的古石雕,更是讓這條古老的街道又火了一把。本文著重介紹一下這條路上的那些文化事。

明初老城中軸線

德州往事 · 解放路,见证德州600年变迁

上世紀30年代的南門內大街,如今解放路的一段

有城市,才有街道,才有路名,歷史上德州城真正初具規模,始於明洪武三十年,也就是1397年,街道的形成,也從那時候開始。

解放路位於德州市區中心,為貫通舊城區中線南北大道,高大的南門——正陽門就在這條路上。在《德州志》中,它的名字是學前大街,年齡比德州城還要大。“學”指的就是德州學宮,據史料記載,明洪武十年,知州閻九成將學宮遷移到了今解放路與天衢路交會處西北角(德州監獄原址)。據此可以得知,學前大街應該是那時候設立的。

當年,這條路北起學宮東側的魁星樓,出德州南門,穿過玉皇閣,進入通平原的大道。德州的魁星樓建於順治九年(1652年),原在南門城樓上,康熙十八年(1679年),知州佟淮年建董顏合祠的時候,遷移到了德州學宮東側的文昌閣上。

在1935年規劃的85條街巷中,代替學前大街出現的分別是:南關街、棗市街、忠義街、南門內大街、預備倉街、當鋪街、二郎廟南街、二郎廟街、王家角街以及步雲街、昇平街的一小部分。

1951年,德州拆除南城門,1958年、1969年、1974年分段進行了拓寬,初步形成了北起長莊,南至向陽路,全長6500米的主幹道,跨當時的豐華、建設、馬市、東地4個街道,併為4個轄區的分界線。那時候,它名為紅衛路,是1967年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起的。

德州往事 · 解放路,见证德州600年变迁

上世紀50年代的解放路柴市街路口

解放路這個路名最初出現是在1981年9月7日。當時,山東省出臺了《關於地名命名、更名的具體辦法》,按照這一文件要求,德州市政府組織專門人員,對市區地名、湖泊、街巷、衚衕等進行了大規模的調研,最後經市委、市政府研究確定:普查地名229條,其中街巷186條,需命名的109條,更名的20條,原名57條,並從公佈之日起使用新名稱。在更名的20條街巷中,由於1946年解放德州時,打下南門外玉皇閣,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因此誕生了解放路。

南四牌坊和北四牌坊

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與貫通,不僅增加了南北物資交流,更促進了文化的交融,德州更是被賦予了獨特的文化底蘊,後人評價為“人文飆起,名卿蟬連,實甲山左”之城。《德縣誌》記載,明清以來,德州共考出了128名進士、466名舉人。金榜題名,少不了顯擺一下,建牌坊就是最好的方式。

但是,這可不是簡單的事情。首先,你要符合申請的條件。然後,個人、地方、朝廷逐級上報,層層審核,最後審批人是皇帝。獲批後,由官方出資建立,當然,個人肯定是要捐資的。立牌坊表面上看是對個人的一種表彰,但實際上往往牽扯到整個家族的利益,競爭激烈,一些大門大戶,往往會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與地方官溝通,以獲得被推薦的資格。由於最終審批權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牌坊最上面的正中,都千篇一律地豎塊小牌,上書“聖旨”或“御製”“敕命”等字樣,表示這是皇帝恩准的。

建設牌坊的條件嚴格,所以獲批的指標非常稀少,而騎道牌坊就更少了,德州的南四牌坊和北四牌坊就這樣神奇地誕生了。

在德州朝陽門與玉皇閣中間位置,有一個十字路口,東名稅務街(今前進街),西名馬神廟街(今光明街),南名南關街(今解放路),北名棗市街(今解放路)。德州籍4位在京官員,為光宗耀祖,顯赫門庭,曾各建一座三門四柱式木石結構的騎道功名牌坊,這裡一度得名四牌樓角。

德州往事 · 解放路,见证德州600年变迁

上世紀60年代的當鋪街,如今解放路的一段

南四牌坊屬於功名坊,這在老德州又叫金榜題名牌坊。其中東為諫議坊,是嘉靖八年進士、官給事中的葉洪建;西翰林坊,是嘉靖十四年進士、官光祿寺卿的盧宗哲建;南都憲坊,是弘治十八年進士、官都御史的袁擯建;北亞卿坊,是貢士入太學、官刑部侍郎的宋性建,這裡,著重說一下北坊,它是德州最早記錄的一座功名坊。主人宋性,陵城區宋家鎮人,不同於其他人的科舉出身,宋性是國子監考出來的,因博學有創意受皇帝賞識而得到提拔。該牌坊建於明洪武年間。

北四牌坊建於明嘉靖年間,也是為東西南北4座騎道功名牌坊,牌坊木石結構,斗拱重簷,琉璃瓦頂,雕刻精美,金碧輝煌。建設者分別為:西坊戶部主事陳志、東坊戶部郎中張子順、北坊御史王楠、南坊布政使司李逢時。牌坊上的鯉魚騰浪和鹿的雕刻彩繪圖案,手法獨特,形象逼真,令人叫絕。

據《德州鄉土志》記載,到崇禎年間,舊坊拆除,在原地重建,新主人分別是:東坊御史趙繼鼎、西坊御史盧德水、南坊布政使司金煉、北坊太常寺卿王都。可惜的是,康熙六年(1667年)北四牌坊毀於大火。

最北端的文廟

解放路最初的名字叫學前大街,“學”就是學宮,德州的文廟。很多人都說,如果德州城裡地下還埋著寶貝的話,就是老文廟這裡了,因為這裡最有歷史淵源,並且保護得好。

儒學之地為文廟,始建於漢代,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玄宗皇帝李隆基封孔子為文宣王,稱孔廟為文宣王廟,也叫文廟、聖廟,元大德元年(1297年),朝廷昭告各州縣開始普遍設立。

建城之前,德州州治在運河以西。德州的文廟最初設在州治東南運河西岸的灣內,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知州秦政因其地勢低窪,易受水患而遷移到州治西南4公里左右的地方,並修建了正殿,繼任衛姓知州增設兩側廊房,繪製了孔子像,知州杜驗卿增設戟門。據《陵州興修學廟記》記載,當時學正齊舜卿在文廟主講,終日訓迪匪倦,學生達數百人,成才者眾多,“雖京府州軍未知有也”。這時候的德州文廟,教學達到設立以來最興旺時期。

德州往事 · 解放路,见证德州600年变迁

上世紀20年代的德州一中南大門

明洪武十年(1377年),知州閻九成又將文廟遷回東南方向,仍在運河西岸。明洪武三十年截河築城,文廟被圈進城裡的北城牆下,之後歷年規模不斷擴大,逐步向東延伸。

明正統六年(1441年),知州韋景元對文廟進行維修,在東廳牆下,發掘出一塊隋朝石碑,石白如玉,刻有“董子讀書檯”五字,蒼勁有力。他在石碑原基後側建設了祠堂8間,起名為“聚賢”,用以祭拜董子。

文廟最後一次大修是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春,州官陳嗣良、程公祥、福潤升、陸仁愷、鐸洛倉舉全城之力進行了修建。當時文武官員、紳商百姓捐款四萬五千多緡(當時一種計量單位),並紛紛自願擔任窯工、辦料、泥瓦工等義工,全部施工人員自備飯食,不設伙食賬單。 1889年秋竣工,文廟內建築煥然一新,內外城垣修築牢固,文廟規模達到歷史最高峰,其位置就在原德州監獄處。

德州文廟坐北朝南,院內柏樹參天,縣誌上記載,這是前諫議葉洞庵在明嘉靖甲寅(1554年)種植的,整整300棵。文廟最前面是高大影壁,上書“大和意氣”。影壁下為魚池,東西各有四柱三門牌坊,分別鐫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字樣。魚池後也有一座四柱三門牌坊,雖然上面沒有題字,但較東西兩側的大了近一倍。

其後即為欞星門,過此門進入文廟,迎面而來的大成殿五楹,高9.8米,進深12米,佔地249.6平方米,氣勢磅礴,殿內和殿廊各有12根合抱的紅漆圓柱,擎天鼎立,氣勢恢宏。大成殿內,上懸清代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緒五帝御書匾額,孔子像居中面南,殿前左右為東西廳。

穿過大成殿,進入二重院落,正面為明倫堂,左右亦各有東西廳,但規模小了一半。堂後是尊經閣,左右各有對稱廟舍一間。文廟東西兩側各有偏院,西院是儒學署,三楹房屋兩排,可沿大成殿西側小路進入,也可直接自單獨南門進入。東院西側南為學門,北有崇聖祠,為孔子家廟,祭祀著孔子的父親叔梁紇。以東自北向南依次建有土地祠、宋公祠、鄉賢祠、名宦祠、董顏祠和節孝祠。

德州往事 · 解放路,见证德州600年变迁

2017年5月,解放路人防工程挖出的石雕(局部)

古時文廟大門不常開,通常是本地子弟高中時,大門方可開。每年春秋兩季在文廟祭孔子,日期為農曆二、八月的第一個丁日,故祭孔也叫“祭丁”,由知州主祭,民國時期改為縣長主祭,其他官員及本州有名望人士陪祭。孔子位前的祭品為牛、羊、豬等。

德州解放後,文廟被改建成為德州監獄,目前,德州監獄搬走了,這裡是一片待開發的土地。

永慶寺,德州一中前身

永慶寺,是德州全境最大的一座廟宇。《德縣誌》記載:永慶寺是唐貞元元年(785年)建設的,最初的時候在運河以西,元朝時候遭兵燹。明永樂十年(1412年),僧古峰移建於城內。之後的歲月裡,規模不斷擴大。1929年,改為山東省立第十二中學。

永慶寺佔地約200餘畝,院落8進,院內古樹參天,佛像數千尊,是德州僧人為俗家做佛事的場所,也是冀魯佛事活動中心。它坐落於解放路二郎廟角的東南方向,在德州舊州署的後面,即現在德州第一中學校址所在地。主要建築物都在中軸線上,山門3間南向,在山門對面是3間觀音殿,進山門以後,就是天王殿3間,天王殿後面,連接一間殿堂,面對正殿——大雄寶殿。在正殿的前面,有東西配殿各3間。在正殿的月臺前面,左右各有高大石碑數幢。

在院中東南面,有御碑亭一座,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皇帝南巡時,在德州御書4種文字(漢、滿、蒙、藏)的碑文,以昭武功。正殿的後院是觀音閣,殿內供千手千眼佛像,像為銅質鎏金。閣上閣下有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佛像,都藏於1尺見方的佛龕內。

在觀音閣後面,還有一所像廳堂一樣的小佛殿,名為淨業堂,內有佛龕,供釋迦牟尼坐像;另有臥佛一尊,是釋迦牟尼的涅槃像。最後院是僧人的禪房和宿舍,都為青磚青瓦,院內花木蔥蘢。院西北角有土坯平房10餘間,是傭人住所、倉庫和牲口棚。

德州往事 · 解放路,见证德州600年变迁

上世紀30年代的德州城街巷佈局

永慶寺裡有一口大鐵鐘,高2米、底徑1米,元代遺物。傳說:很久以前運河鬧洪水,在大運河上游順水漂來一尊鐵菩薩和一口大鐵鐘,它們在水裡一邊漂盪一邊說悄悄話:“叮叮噹噹,叮叮噹噹,俺上德州,你上東光……”如此漂來漂去,鐵鐘靠近了德州大運河岸邊,只有德州親兄弟8人的人家才能把鐵鐘運上岸來,大鐵鐘就落在了德州永慶寺,鐵菩薩則落在了東光縣。

1928年,原德縣縣長崔馨山將神像大部拆掉,把僧眾趕往小關帝廟,改永慶寺為中山公園。

1929年設山東省立第十二中學於此,1933年更名為省立德縣初級中學,1946年德州解放,這裡改為德州中學,1952年改為德州第一中學。今日重建的永慶寺在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李家角一門四進士

李家角就是目前德城區天衢路與解放路的交會處,是老德州中心街的最後一個路口。

德州城建於1397年,比濟南晚了24年,或許也是受“三山不顯出高官,四門不對出王位”的影響吧,南門和北門也不在一條線上。從南門進來,沿中心街一直向北,最後一個路口就是李家角,再往北就是文廟,沒路了。

明清以來,由於運河的原因,德州城一直是向西發展的,李家角一度成為城裡面重要的地理節點。李家角以西,官府、衙門、住宅密集,而李家角以東,是一片澇窪地,遍佈大大小小的海子和亂墳崗。

德州往事 · 解放路,见证德州600年变迁

上世紀30年代的文廟平面示意圖

李家角得名,源於住在這裡的李家大戶,李家本是商河人,到了李蘭這一輩,來德州打工,時間一長就把家安在陵城區義渡口鎮新安街上,這一年是嘉靖十七年(1538年),其子李大華還不滿週歲。雖然搬到了德州,但商河老家還有老父親。李蘭每到逢年過節時候,準時帶著兒子回家探望,老人家一直活到88歲,無疾而終。

由於持家有道,李家置辦下了幾十畝良田,李大華也中了舉人,並被派到武強當縣令。時光荏苒,李大華也逐漸上了年紀,這時候的李家,良田幾百畝,除了新安街的老宅子,更在城裡安了家,這個家就在李家角。兩個兒子,老大李誠明中了舉人,老二李瓚明,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高中進士。之後,李家又出了3個進士,分別是李源,清順治三年(1646年)進士;李有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進士;李汝霖,同治四年(1865年)進士。

當時的德州城總面積不過3平方公里,李家角一門出了4個進士,成了不得了的大事情。更由於鄰近文廟,這裡的北四牌坊逐漸成為學子們拜謁的集中場所,每當考試之前,都來祭拜一下。

end

來源 丨德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