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教育英國人,去中國見到乾隆皇帝當然要三跪九叩

拿破崙,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歷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1804,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就和中國的秦始皇一般。拿破崙,西方的戰神,天之驕子,一代帝王,曾經輝煌一時。曾經拿破崙對英國出使中國的使者說過一句話,

中國是東方的睡獅,一旦甦醒整個世界都會為之顫抖。

拿破崙教育英國人,去中國見到乾隆皇帝當然要三跪九叩

1817年,不可一世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在1814年被歐洲反法聯軍擊敗後,依靠自己的威信和影響力,集結了幾十萬的兵力,妄圖準備東山再起。在1815年,拿破崙組織自己的30萬大軍向威靈頓指揮的的歐洲反法聯軍進攻。最終,滑鐵盧一戰再次大敗,拿破崙徹底敗給了威靈頓。

6月22日,拿破崙被迫退位,不久被英國軍隊押送到遙遠的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監禁起來。在他被監禁的第三個年頭,阿美士德垂頭喪氣地從中國返回。而這裡的阿美士德剛漂洋過海,從遙遠的東亞回來,碰了一鼻子的灰的阿美士德十分不爽。此時此刻恰巧路過聖赫勒拿島,,當然要藉此機會看看這個橫掃歐洲大陸的男人。

拿破崙教育英國人,去中國見到乾隆皇帝當然要三跪九叩

在徵得小島總督同意後,阿美士德見到了這位昔日的皇帝。阿美士德講了自己在中國的經歷,認為只有通過戰爭敲開中國的大門,才能使中國專制統治者明白打開國門對雙方都有好處的道理。當時,拿破崙對英國的做法充滿了蔑視,他對於英國用戰爭解決問題的提法發表評論說:“要同這個幅員廣大、物產豐富的帝國作戰是世上最大的蠢事。”

阿美士德反駁說:“中國在表面強大的背後是泥足巨人,很軟弱。”但拿破崙認為,中國並不軟弱,它只不過是一隻睡眠中的獅子。“以今天看來,獅子睡著了連蒼蠅都敢落到它的臉上叫幾聲。”拿破崙接著說:“中國一旦被驚醒,世界會為之震動。”這句話出自拿破崙之口後,產生了極強的轟動效應,“一隻睡著的獅子———中國”迅速傳遍了歐洲和世界。

拿破崙教育英國人,去中國見到乾隆皇帝當然要三跪九叩

而當知道,阿美士德因為不肯磕頭而被趕出了中國後,他哈哈大笑。他說,你們英國人真是因循守舊不知變通。你到中國去,當然要按中國的禮節,當然得三跪九叩。

故事的背景是這樣的。在第一次工業革命過後,英國生產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商品經濟快速發展,而英國國內市場非常狹小,況且沒有廣闊的原料市場,經濟發展遭受瓶頸,英國政府迫切的需要一個巨大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中國,成為了英國政府的目標。

英國政府期望通過馬嘎爾尼使團訪華,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改善中英之間的關係和現行貿易體制,擴大雙方的通商。1792年9月-1794年1月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並帶來了一系列自己先進的武器,科技產品,使團乘坐的船隻和攜帶的大批禮物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和特意製造的。這艘“獅子號”炮艦,裝有64門大炮,是當時英國第一流的軍艦。使團攜帶的禮物除一部分是投中國皇帝之所好外,更多的是為了顯示英國的科學技術。

拿破崙教育英國人,去中國見到乾隆皇帝當然要三跪九叩

沒想到這些先進的東西在中國的文官們看來只是奇技淫巧,不足為奇。原本只是打著祝壽的名義前來的馬可尼使團,在這中國的禮節上發生了矛盾和衝突。

在馬可尼看來中英兩國是兩個具備獨立主權的國家,英國並不是向中國俯首稱臣納貢,而中國的觀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英國就是來向中國俯首稱臣。

清朝政府要求英國使臣按照各國貢使覲見皇帝的一貫禮儀,行三跪九叩之禮。英使認為這是一種屈辱而堅決拒絕,最終談判失敗,馬可尼黯然回國。

拿破崙教育英國人,去中國見到乾隆皇帝當然要三跪九叩

1816年(清嘉慶十一年)2月8日,英國國王再次派阿美士德率使團來華商談貿易問題。使團團長阿美士德是英國著名的外交家,他曾擔任印度總督,所帶的使團成員不僅漢語水平挺高,而且大多是東印度公司的成員。

1816年7月28日,阿美士德一行抵達天津口外。此時嘉慶皇帝對英使訪華的意圖有所瞭解,他直截了當地要求地方官員“勿事鋪張”,“如要求開通商口岸,嚴辭駁斥,筵宴遣回,不使其入京”。

拿破崙教育英國人,去中國見到乾隆皇帝當然要三跪九叩

嘉慶皇帝不但趕走了使者,而且永久性地關閉了中國的大門,不準英國再派使者前來“朝貢”。繼續做著自己天朝上國的美夢,直到1840年,鴉片戰爭清朝統治者才如夢初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