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之秦王與燕太子:從兒時玩伴到天壤之別

今天隨著通訊技術的提高,搞各種同學會也變得很容易了。於是出現了很多小學同學會,一些幾十年沒有見面的人也重新坐在一起談天吃飯了。這雖然能增進一點友情,但也鬧出不少笑話。網上流傳說一個小學同學會中,有人發病倒地,可不少同學只顧埋頭吃飯。

戰國七雄之秦王與燕太子:從兒時玩伴到天壤之別

這樣的情景其他2000年前就發生過了,友情常常是經不住時間與人生際遇變化的考驗的。在戰國末期,在趙國的都城內,有一對小朋友玩得非常開心。

他倆一個是來自秦國的王孫,由於出身於正月,把取名為“正”或者“政”。按父姓來講,他應該叫嬴政,按母姓來講,可以叫做趙政。另一個小朋友是來自於燕國的公子,名字叫姬丹。兩人有著共同的命運,就是作為國家之友好的“質押品”,被放置於可能的敵對國中。

戰國七雄之秦王與燕太子:從兒時玩伴到天壤之別

相似的境遇與圈子,使趙政與姬丹做到兩小無猜,在異國他鄉收穫了純潔的友情。後來,趙政與其父親,經過呂不韋的運作,回到了秦國。趙政的父親後來當了秦王。而趙政也就成了太子,再後來繼承了王位。趙政繼位時才13歲,可以說他能這麼早當上秦王,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的父親短壽。然而燕國的姬丹卻沒有這麼好運氣,他的父親也就是燕王喜的壽命長著呢。因此,姬丹一直做著太子。他無法忍受在趙國為質的生活,想辦法回到了燕國。

戰國七雄之秦王與燕太子:從兒時玩伴到天壤之別

燕趙之間在燕王喜任內發生過兩次戰爭。可以說,兩國關係已勢如仇敵。燕王為尋找對抗趙國的辦法,又把姬丹送到秦國為質子。燕秦兩國相距較遠,又中間隔著趙國,本不會發生直接的衝突,但有了質子在秦國,就表明燕王一心事秦,會在秦趙有衝突時站在秦國一邊。

戰國七雄之秦王與燕太子:從兒時玩伴到天壤之別

燕太子到秦國做質子,這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一來,兩國不會發生直接戰爭,也就沒有質子喪命的風險;二來,姬丹與趙政從小相識,有了老交情在,應該不會受人為難。於是姬丹愉快地上路了。

戰國七雄之秦王與燕太子:從兒時玩伴到天壤之別

誰知到了秦國後,姬丹完全沒有受到秦王這個老相識的禮遇,反而像其他那些毫無地位的質子一樣,任人欺侮。而且秦王對燕國太子的利用也是赤裸裸的,他下令說:“只要燕國國君還活著,就不能放太子丹回去。除非天下出現白色的烏鴉,馬兒長出犄角,天上下起粟雨。”

戰國七雄之秦王與燕太子:從兒時玩伴到天壤之別

想到小時候的朋友這麼對待自己,姬丹心中的怨恨也就可想而知。其實,如果他有一點政治家的戰略頭腦的話,就會明白,秦王這麼做也無可厚非。而且秦王不放他歸燕,就是要與燕國一起合作消滅趙國,而趙國一被消滅,下一步就會輪到燕國了。所以他的命運就會一直被秦王掌握著。這一謀劃中,秦王的最佳策略是留下姬丹。如果他採取比較柔和的方式對待姬丹,這一戰略構想更容易實現。但是當時的秦國很強大了,而且秦王也是一個刻薄無情的人,他更願意採用強硬的手段逼迫姬丹接受自己的安排。

戰國七雄之秦王與燕太子:從兒時玩伴到天壤之別

姬丹本來是懷著熱烈的希望來到秦國的,現在希望破滅了,他當然要想辦法回去。經過喬裝改扮,賄賂守門者,燕太子回到了燕國。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慫恿燕王攻打秦國。但此事不成,因為燕王反對。於是姬丹藉助田光找到了荊柯,讓他去刺殺秦王。姬丹的報復心是如此之急切,以致於荊柯想在路上等待自己的朋友、要多花幾天時間都不行。

戰國七雄之秦王與燕太子:從兒時玩伴到天壤之別

最後荊柯行刺失敗,秦王大怒,指令大軍攻打燕國。燕國實力弱根本不經打,於是燕王喜就把太子丹的人頭獻了出來,以求得一時的和平。

趙政與姬丹的關係就此告終。即使當初是一起的玩伴,經過不同的歷練,兩人的能力與眼光確實不一樣了,何況又處於不同的權位上。所以兩人就算有友情,也坐不到一起共憶往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