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讀詩經09—漢廣

閒讀詩經09—漢廣

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閒讀詩經09—漢廣

閒讀詩經09—漢廣

漢水岸邊有叢叢雜生的柴草,他彎下腰拿著鐮刀不停的割著。暮春時節的天氣已經有些燥熱了,他滿頭大汗,卻來不及去擦拭。家裡的草料已經不多了,難得的好天氣,就多割取一些讓家中的馬兒飽餐一頓吧。

微微的有喧鬧聲傳來,他暫且放下了鐮刀,尋著聲音望去,是遠處的水邊有幾位姑娘在嘻嘻打鬧。她們一襲華衣,笑起來像桃花三月。驀然間,怎麼會有些心動呢!如果可以,多想與她們攜手同遊,或許泛舟漢水,或許折花阡陌……

汗水猛然間流進了眼角,有些許刺痛感,他抬手去擦,也恍過了神來。他不過是一介樵夫,又怎麼配得上大家閨秀。是啊,這世間並非所有的一切都像這眼前的柴草,可以自由生長。漢水之廣,山巒之高,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閒讀詩經09—漢廣

從結構形式看,首章似獨立於二、三兩章;而從情感表現看,前後部分緊密相聯,細膩地傳達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滅,這一曲折複雜的情感歷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失落;但詩篇於此未作明言,對這位青年當年追求思戀的一往深情,讓讀者得之言外。詩篇從失望和無望寫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無望表達得淋漓盡致,不可逆轉。一般把首句視為起興;如果換一種讀法,把“漢有遊女,不可求思”置於首位,那麼,“南有喬木,不可休思”便可視為比喻,連同“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構成一組氣勢如潮的博喻;瞻望難及的無限悵惘之情,也表現得更為強烈。當年苦戀追求,今日瞻望難及。但心不甘、情難拔,於是由現實境界轉入幻想境界。三、三兩章一再地描繪了痴情的幻境:有朝“遊女”來嫁我,先把馬兒喂喂飽;“遊女”有朝來嫁我,餵飽駒兒把車拉。但幻境畢竟是幻境,一旦睜開現實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滅的深淵。他依然痴情而執著,但二、三兩章對“漢廣”、“江永”的復唱,已是幻境破滅後的長歌當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兒傷心不忍聽之感。總之,詩章前後相對獨立,情感線索卻歷歷可辨。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鐘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願。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

閒讀詩經09—漢廣

閒讀詩經09—漢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