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從來都不是第一名

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從來都不是第一名

心理諮詢師-小麥

相約每晚6:00,做一個悟心之人

最近,關於“幼升小”的新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網上相繼爆出上海和香港等地的“幼升小”盛況,不是把家長“考哭”了,就是從幼兒園開始要學編程。

同樣陷入焦慮情緒無法自拔的,還有“小升初”的爸媽們。

焦慮的源頭,無非是希望孩子能上一所好學校。在很多家長眼裡,好學校會帶來好成績,最好是第一名,因為這意味著孩子“有出息”

但是,你錯了。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恰恰不是第一名。


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從來都不是第一名

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從來不是第一名


一個朋友的父親,教了一輩子學。在縣城那個小學、初中一體的學校裡,他親手帶著好多孩子,從一年級走到初三畢業。

畢業班送了一期又一期,班裡走出的好學生一批又一批。

我本來以為她父親這麼多得意門生,逢年過節應該挺熱鬧吧?

實際情況是,跟她父親還有往來的、關係比較好的,大多數都是當初學習不算優秀的孩子,甚至還有幾個調皮搗蛋的。

而很多成績前幾名的孩子,畢了業就很少聯繫了,偶爾有個師生聚會,也很少看到他們的影子。

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從來都不是第一名

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從來不是第一名

朋友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然後語重心長的說:

有些話,雖然父親沒說,但我從身邊朋友、同學的現狀裡,多少能猜出來。

很多當初成績特別優秀的孩子,現在混得並不好,至少跟當初大家的期待差很遠。這種辜負了大家期待的羞愧感,或許是他們不願意跟過去的老師、同學聯繫的主要原因吧。

現在想來也是,很多孩子按照家長最期望的那樣,不貪玩、不惹事,一路當著“三好學生”,考大學,讀研究生。

等他們二十八九歲畢業後,才發現手中那張碩士文憑,也就值每月4000塊錢。在現在這種經濟不算景氣的時候,他們不但找工作時時碰壁,連談個對象都不容易……

很多人都是直到高中畢業或者大學畢業才發現,為了追求別人眼中的“第一名”,自己失去了太多太多。

當別人回味青蔥歲月、情竇初開時,他們能記起來的,除了考卷和壓力、除了熬夜和失眠,就沒別的了……

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從來都不是第一名

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從來不是第一名

作為學生成績是很重要的,這點無可厚非。

但是,成績好的孩子,並不一定真的優秀;考上好大學的孩子,也並不一定就能在社會上混得好。

據說有人統計過,一個班的孩子長大後,最終能有所成就、生活過得富裕快樂的,往往不是總考第一名的孩子,而是那些7~17名的孩子。

這個結論聽起來有點胡扯,但是仔細想想我們自己以及周圍的人,好像確實是這樣。

我做心理諮詢的時候,接觸過一些沒目標、沒理想、渾渾噩噩的大學生。

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們在初中、高中的時候,竟然都是班裡數一數二的好學生,當初學習特別努力,動不動就開著檯燈學到半夜。

但是,孩子的本性是發散、張揚的,即便暫時被壓抑了,也早晚會以別的方式瘋狂一回。

於是,這些揹負著巨大學習壓力的“好學生”,進入大學後徹底解放了自己,通宵達旦地泡網吧、玩遊戲、看電影。

這在中國很多大學裡,是個常態。

當初很優秀的孩子們,在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後,卻又在最美好、最該努力的年華里,虛度光陰……

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從來都不是第一名

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從來不是第一名

現在不是一個只看成績和學歷的時代了。

成績好,只能代表你會考試,不帶表你的交往能力,不代表你的工作能力,甚至連人品都代表不了。

一輩子那麼長,社會變數那麼多,成績儘管很重要,可是千萬別讓孩子成為一個,除了成績好而其他一無是處的人呀!


班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從來都不是第一名

心理諮詢師-小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