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高工送给结构专业职场新人的一番话,老手可忽略绕行!

很多刚进入结构设计职场的小伙伴,往往感到迷茫,不知道做什么,该怎么做。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高工老师,写了一篇文章,送给小伙伴们!

结构设计新人,你可以这样试着开始!

1. 明确四项基本任务

a. 绘制施工图(CAD);

b. 建模计算(PKPM等);

c. 参考图集(《16G101》);

d. 熟悉规范(《砼规》、《钢规》、《抗规》、《荷载》、《基础》)。


分享高工送给结构专业职场新人的一番话,老手可忽略绕行!


2. 没有任务时,看大量的终版施工图

a. 首先看结构施工图目录,了解一个子项需要出什么样的图纸;

b. 然后看结构施工图总设计说明,清楚总设计说明中都包含什么内容;

c. 接着看建筑施工图,平立剖面会让你对成品有最直观的印象,并培养个人的立体感;

d. 进而结合建筑施工图看结构施工图,由于结构施工图为平法表示都是二维的,而我们的成品是三维的,因此对建筑施工图的认知往往有助于我们的结构设计;

e. 最后看结构施工图中附注说明,其中涵盖了结构设计的特殊说明或者通用措施。


分享高工送给结构专业职场新人的一番话,老手可忽略绕行!


3. 接到任务后找参考图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找不同的前辈要同一类终版施工图,通过比较你的想法会更加丰富全面。

但是出于对前辈的尊重,不要让前辈们互相知道这个事情,同时也不要质疑前辈们的设计,自己去思考去搜索,这样你的收获更大,而且请相信你一定能找到更正确更合理的答案。


分享高工送给结构专业职场新人的一番话,老手可忽略绕行!


4. 绘制图纸

按本院的绘图要求,绘制出干净工整的施工图,注意:线宽、字体、标注等等,干净工整的图纸是好看的皮囊,而经济合理的计算是有趣的灵魂。


分享高工送给结构专业职场新人的一番话,老手可忽略绕行!


5. 结构设计中的构件计算:

对于新人,绘制楼梯施工图的概率很大,不需建模计算,只要对楼梯的构件进行计算即可,小计算软件就可以解决。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

a. 输入结构计算基本数据,比如:荷载、构件尺寸、支座情况等;

b. 判断输出结果是否正确,及其合理性,比如:配筋、截面、挠度、裂缝等;

c. 深刻理解计算书,计算过程是结构设计的核心,我们从楼梯、梁、板构件的计算开始打下结构概念坚实基础。


分享高工送给结构专业职场新人的一番话,老手可忽略绕行!


6. 结构设计中的建模计算:

建议找相关工程结构建模的教学视频,系统学习,从开始进入职场就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幸运的话有师傅,或者乐于助人的前辈指点迷津,然而这些指点只存在于一些细节上。由于建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并且其中的输入参数和结果数据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因此新人很难从全局把握建立模型和调整模型的核心要素。若要先人一步,必走经验之路。

分享高工送给结构专业职场新人的一番话,老手可忽略绕行!


7. 参考图集

包括设计梁、板、柱、楼梯、基础时,参考现行平法图集;设计过梁、雨棚时,参考现行雨棚、过梁图集;二次砌筑时,参考现行填充墙图集;设计设备基础时,参考现行行业规范设备基础图集;设计门式刚架时,参考现行门式刚架图集等。

图集是经过准确计算分析后标准构件和结构的成品,依据图集设计可以提高效率,用图集作复核可以优化设计。


分享高工送给结构专业职场新人的一番话,老手可忽略绕行!


8. 熟悉规范

设计需满足计算要求和构造规定,而规范中的构造规定是结构新人最容易理解的一部分,结构新人可以从构造规定入手熟悉规范,包括配筋率、轴压比、体积配箍率、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和连接、抗震等级等。对于规范的学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求人不如求己,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迷茫时可以听听大神的解读,但求知的路上依然是负重独行。

工作两年的结构工程师可以考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建议结构新人入职开始就准备考二注,在学习和工作中同步理解规范。

选择了结构工程师,就是选择了幕后英雄的角色,作为一名隐士修一门绝技,怀一生兴趣足矣

文:筑龙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