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風花」不「雪月」

擁有獨特蜜韻,初泡花香甜香交融,復泡甜香花香起伏,此香來源於一個大自然和人類智慧最美的妙品——桑植白茶。

不是“風花”不“雪月”

▲桑植白茶出口生產基地

優勢

自然環境的優越

白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屬微發酵茶,因製法獨特,不炒不揉,成茶外表滿披白毫呈白色而得名。

坐落在武陵山脈腹地的桑植縣,正處於我國茶業黃金緯度帶(北緯30度)附近,屬於武陵山脈優質茶葉產區帶,雨水充沛,雲霧繚繞,生態環境優良,氣候適宜,年平均降雨量大,極適宜茶樹生長。擁有中國首批國家森林公園、湖南省首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八大公山原始森林,桑植白茶生長於此,一年280多天的雲霧繚繞,年平均降雨量1415毫米,無霜期為220至275天的中亞內陸季風氣候,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了滋味濃醇、回味悠長的桑植白茶。

桑植的白茶經原始森林的雨,地底湧出的泉而滋潤,葉片厚而綠,葉片寬大為一般品種葉面的3倍以上,是形成茶葉花香的理想品種。同時,長在300—1000米的九山半水之間,武陵山脈腹地富硒板頁岩質土壤,為全國第二大白族聚居地的桑植白族人回饋了一筆豐厚的財富。

不是“風花”不“雪月”

▲茶農在採茶

發展

市場影響力擴大

對於白茶,桑植人心中自有他們的定義,為什麼說“品桑植白茶,賞風花雪月”?桑植縣白族是由雲南大理遷徙而來,白族姑娘頭上戴的頭飾上有著“風花雪月”的含義。在白族少女的頭飾上,垂下的穗子代表下關的風;豔麗的花飾是上關的花,帽頂的潔白是蒼山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

桑植白茶按原料等級進行劃分,分為“風、花、雪、月”四個系列。風系列原料為一芽三葉,花系列原料為一芽二葉,雪系列原料為一芽一葉,月系列原料為芽頭。同時,鮮葉原料的採摘也是十分講究。露水未乾不採、雨天不採、細瘦芽頭不採、人為損傷不採、蟲傷芽頭不採……經過精選後的高品質原料鑄就了桑植白茶獨特的品位。

不僅如此,對於白茶的製作工藝更是精益求精。桑植白茶的製作工藝自然,鮮葉加工只經過日光萎凋與烘培乾燥兩道工序,不經過殺青、揉捻工序。白茶製法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且毫香顯現,湯味鮮爽,回味悠長,具有“新工藝、老茶味”的獨特風味。同時,進行了六大茶類的工藝融合與創新,融入“曬青、晾青、搖青、提香、壓制”工藝,創新優化“養葉、走水、增香”工藝參數,獨具特色的桑植白茶加工工藝,形成了產品湯黃亮、味醇甜、孕花香、回味長、便攜帶、耐儲藏、有藥效、可增值的特點。優質的原料、精湛的工藝鑄就了桑植白茶獨特的品質。

品一口桑植白茶,見天地之悠悠,自然花香獨留唇齒間。桑植白茶具有美容養顏、提神益思、治感冒及關節炎、提高免疫力、保肝護肝、減肥降脂、通便養胃、降糖解酒八大功效。而不同年份的桑植白茶保健功效也不相同,年份越久效果越好,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說。越陳的白茶,藥用價值也就越高。當年新白茶獨有“毫香蜜韻”呈杏花香,3-8年以上呈荷葉香,8-15年以上更有棗香,15年以上呈藥香。諸多保健功效的發現促進了白茶的消費,市場影響力在不斷擴大。

不是“風花”不“雪月”

▲桑植白茶

突破

促進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桑植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以“桑植白茶”作為農業扶貧第一產業加大培育、扶持,鼓勵農戶大力種植和改良茶葉品種,大力發展生態有機茶。全力打造“桑植白茶”縣域公共品牌,形成核心競爭力,開拓茶旅市場,全力推動桑植白茶走向全國市場,推動茶產業的發展,帶動更多農民增收。

未來,桑植白茶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指導,以精準扶貧為抓手,以市場為導向,依託優異自然生態資源和旅遊資源優勢,按照優質、安全、標準、品牌的要求,建設優質高山良種茶園,培育龍頭企業,打造“桑植白茶”公共品牌,結合白族文化和紅色文化,動員所有力量,促進桑植白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張家界市委市政府將在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工作指導、規劃引領、精準扶貧、茶旅融合等方面發展給予支持,湖南省茶葉研究所將繼承在過去30多年來支持桑植白茶等發展傳統,在品種選育、有機種植、工藝優化、人才支持、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多種力量的支持鼓勵下將桑植白茶做大做強,爭取至2020年,實現新增良種茶園面積2.2萬畝,總茶園面積達7.5萬畝,綜合產值達到5億元;至2025年,實現新增良種茶種植面積2.5萬畝,總茶園面積達10萬畝,綜合產值突破10億元。此外,將藉助互聯網的力量,憑藉自身的獨特魅力,將桑植白茶風靡全國、流行世界,把“桑植白茶”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地理商標產品。

不是“風花”不“雪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