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連三的滴滴順風送命車|生命代價才能發現的疏漏?


今年五月份,空姐凌晨搭乘滴滴順風車遇害,引發全民對於順風車安全問題的關注,事後滴滴暫停順風車業務七天進行整改,重新上線後做了以下變動。

關閉評論和標籤功能

此前順風車的社交功能成為了眾矢之的,司機對於乘客露骨的評論和標籤使圖謀不軌的司機更好的挑選獵物。其中“性感”、“漂亮”、“想要微信”這樣的標籤更是為犯罪推波助瀾。

關閉自定義頭像,統一顯示默認頭像

女生特別喜歡將自己的自拍上傳作為自己的頭像,殊不知這樣也加大了自己的危險。空姐遇害事件後許多女生甚至將自己的頭像改成壯漢來保護自己。 所以整改後將統一使用默認頭像。

司機在接單前需要人臉識別

空姐遇害事件就是因為犯罪人使用父親的滴滴帳號接單,才導致悲劇的發生,所以要嚴格控制人車不符的事情發生。

停止夜間訂單

晚上10點到早上6點平臺關閉,無法接單。10點前接單,預計結束時間在10點之後的,滴滴會有安全提示。

在順風車整改三個月後的8月24日,在溫州樂清一位20歲的少女搭乘順風車後被順風車司機強姦後殺害。

那順風車所謂的整改到底有沒有起到作用,為什麼整改後的短短三個月又發生了這樣的事件呢?

接二連三的滴滴順風送命車|生命代價才能發現的疏漏?

▲女生失聯12小時後發佈的尋人啟事,後證實被殺害

屏蔽信息可以防範預謀犯罪卻無法防止臨時起意

滴滴順風車的改動雖然可以防止事先的信息透露,不讓乘客被有計劃的犯罪,但是乘客終究還是會上車,終究還是會和司機碰面的。

而司機看到上車的乘客青春靚麗,遂心生歹意,這又怎麼是防範的了的呢?

接二連三的滴滴順風送命車|生命代價才能發現的疏漏?

▲改版前的標籤功能讓人看的觸目驚心

可以識別人臉又無法識別人渣

人心隔肚皮,人都不能看穿一個人,何況一個機器。人臉識別主要是為了保證人車合一,為後來的刑偵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同時給予車主一點警示作用。

接二連三的滴滴順風送命車|生命代價才能發現的疏漏?

▲人臉識別可以使警方快速鎖定嫌犯

犯罪已經不用夜色的掩護

剛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小編內心的第一反應就是順風車夜間不是不能接單了嗎?可是沒想到的是事情發生在下午2點鐘,正是一天中太陽昇到最高點的時候。

在空姐事件的時候,還有評論攻擊女孩子為什麼要深夜一個人坐車。現在呢?

接二連三的滴滴順風送命車|生命代價才能發現的疏漏?

▲現在難道要再出一個白天打車安全手冊?

這次事件滴滴除了監管問題,還暴露了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導致本不應該發生的事情發生,滴滴難逃其咎。

司機被投訴後滴滴未處理並繼續為其派單

在案發前一天,也就是23日下午,林女士同樣坐上了這輛順風車。司機以時間會晚為由叫林女士取消訂單並且通過微信支付車費。

後來開往偏僻處時,林女士警覺起來,逼迫其停車後在被鎖門前逃出。在被跟蹤了幾百米後威脅報警才安然脫身。

接二連三的滴滴順風送命車|生命代價才能發現的疏漏?

▲逃離後林女士留個心眼拍下順風車照片,後確認為同一輛車

事後林女士就向滴滴投訴了鍾某,“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開到偏僻的地方,下車後司機繼續跟隨了一段距離”。

滴滴客服承諾的兩個小時回覆,卻再無消息。而在一天後,鍾某繼續收到了滴滴所派的順風車訂單。而上車的正是這位受害的女生...

接二連三的滴滴順風送命車|生命代價才能發現的疏漏?

▲林女士的朋友圈截圖,對此十分自責

未及時提供鍾某車牌信息,錯過最佳營救時間

女孩朋友在接到求救信息後立刻報警,警方要求提供車牌信息才能立案。

於是女孩朋友就向滴滴後臺請求提供嫌疑人車牌信息,被滴滴已保護司機隱私為由藉故拖延了幾個小時,錯過最後的生機。

接二連三的滴滴順風送命車|生命代價才能發現的疏漏?

▲滴滴對此做出的解釋

要澄清的一點是,出租車並不會比網約車安全。雖然在這樣的事件發生後這樣的觀點顯得有些刺耳,但這的確是人們的一個誤解。

網約車門檻低,和出租車司機在進入這個行業前要經過審核和培訓形成鮮明的對比。可這也只是一種審核罷了,至今還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檢測人是否會犯罪。

2016年,封面智庫發佈的《中國移動出行安全報告》滴滴全國範圍的刑事案件數量,僅為傳統出租車的1.2%。

所以女生出行儘可能還是要乘坐公共交通。

接二連三的滴滴順風送命車|生命代價才能發現的疏漏?

8月26日滴滴再次發佈聲明宣佈順風車再次下架整改,歷史好像不斷在重複。

出事——道歉——下架整改。

這次時隔了三個月,下一次呢?

接二連三的滴滴順風送命車|生命代價才能發現的疏漏?

▲滴滴8月26號宣佈下架順風車

毫無疑問,在本次事件中滴滴必須承擔無可推諉的責任。

無論是空姐事件之後的整改落實不到位,還是在本次事件中再三推拖導致營救不及時,滴滴就順風車機制存在巨大漏洞。

如果每次用一條生命才能換取一次安全改進,這樣的代價未免太過殘忍。

接二連三的滴滴順風送命車|生命代價才能發現的疏漏?

▲兇手的打碼照片,鍾某身背巨大債務,可能本身就不想活了

滴滴作為一家獨大的網約車平臺,其社會影響力號召力無疑是巨大的,然而它卻從未真正樹立負責任的企業形象,一個僅僅靠賠償解決層出不窮的殺害事件的公司註定無法在社會長久立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