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历史上唯一的进士张宽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级别的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进士及第难度非常大!舞钢市历史上属于舞阳南部山区,人烟稀少,经济发展落后,进士更是凤毛麟角。笔者查了一下资料,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舞阳县(含舞钢市)共出过11名进士。分别是:

王明嗣:字伯昌,元朝人,擢进士第。

张宽:字子裕,元朝人,性至孝,登进士。

李巽:明洪武乙丑进士。

朱升:明宣德丁未进士。

段复礼:明正统元年(1436)丙辰三甲58名进士。

杨宣:明成化丙戊进士。

李学:无考。

郭裕:无考。

张廷燎:清同治十三(1874)年庶吉士,第2甲36名。

朱光鉴:清同治十三年进士。

胡鉴斗:清光緒三年(1877年)丁丑科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史料记载中的张宽,即为舞钢市本土唯一的进士。时至今日,八台镇东2公里的张宽庄村名,就是因张宽而得名。然而,这位从八台走出去的唯一的一名进士似乎已被历史的尘埃掩盖,即便是张宽庄村民,很多对此也一无所知。让我们一起拨开重重迷雾,通过史料记载中的雪泥鸿爪,一窥这位钢城名人的点滴往事。

舞钢历史上唯一的进士张宽

“宁杀县尹,毋伤百姓”

张宽,元代舞阳(今舞钢市八台镇张宽庄)人,举进士,初任国子伴读,后改任武陟县尹,多年后又升任淮西道虎符廉访使。历官内台御史、都水屯田使,名冠当时。(《舞钢市志》语)

元朝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秋,河南武陟县发生蝗虫灾害,此时正是庄稼即将成熟时节,铺天盖地的蝗虫从东边滚滚而来,百姓惶惧无策。时任武陟县尹的张宽眼看百姓一年的收成要付之东流,痛心不已。他来到田间,仰天祈祷,恳求老天爷即便杀了自己都可以,但是千万不要伤害天下苍生。说来也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大群鱼鹰,追逐啄食蝗虫,武陟县躲过一灾。

舞钢历史上唯一的进士张宽

鱼鹰吃蝗虫,古代史书有多处记载,真实性无法考证,但《元史》和《续资治通鉴》中均详细记载了这件奇事(禾将熟,有蝗自东来,县尹张宽仰天祝曰:“宁杀县尹,毋伤百姓。”俄有鱼鹰群飞啄食之)。张宽愿以一己之身换取百姓安康,令当地百姓深为感动,张宽离开武陟异地迁任时,当地百姓建去思碑追念之。

“张宽庄人姓曹不姓张,

曹庄人姓张不姓曹”

张宽历任武陟县尹、淮西道虎符廉访使、内台御史、都水屯田使等职,因为官清廉,体恤百姓疾苦,名冠四方。在张宽的老家,张氏族人遂将村庄更名为“张宽庄”,村以人名。

张宽庄下辖张宽庄、菜古洞、陈庄、仓房庄、西尚庄、关爷庙曹等6个自然村,属于九里十三庄范围内,是八台镇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舞钢历史上唯一的进士张宽

与张宽庄紧邻的关爷庙曹原名曹庄,因村西有一座关帝庙,因此当地人均称关爷庙曹,关爷庙始建于唐代,最初在王道行西北角,之后迁至曹庄村西,文革中庙宇被毁,近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一些热心宗教人士的倡议下,复建于曹庄村东。曹庄与张宽庄两村相邻,鸡犬之声相闻,却有一个奇怪现象:张宽庄只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其余全姓曹;关爷庙曹只有一户姓曹,其余大多姓张。

上周末,笔者带着问题同好友一行到张宽庄探访。

舞钢历史上唯一的进士张宽

(历经数次搬迁的关爷庙,位于曹庄与张宽庄之间)

据村民介绍,说法有二:一说为避祸换姓。张宽庄村民本姓张,村民较富裕,名声在外。一次从东北方向来了一股土匪,准备来村中抢劫,土匪派来的眼线进村打听情况,为迷惑土匪,村人都声称姓曹,土匪遂掉头而去。后来,感念换姓之恩,两村干脆互换姓氏,以图平安;二说自然消亡。张宽庄原是张姓居住,张宽进士及第后,一直在外地任职,之后其家人陆续迁走,张姓遂逐渐衰亡,曹姓迁入,大量繁衍,一直到今。

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真实原因,已无法考证。

舞钢历史上唯一的进士张宽

(走访村民)

每个村庄的名称,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明的延续,时光荏苒,村庄的名称被一代一代传承至今,然而其最初的真实含义,往往已经被人遗忘。在张宽庄走访时笔者发现,即便是张宽庄本村村民,也大多不知张宽其人,亦不知村名来历。记得前年有次到韩棱家乡大韩庄走访,村民亦不知韩棱何许人也,此种情景,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