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非遗丨独器难成曲,陵川十不隔

雷鼓、则铛、更锣、煞锣、七星、大梆、十不歇这些听都没听过的乐器有一个响当当的组合名叫十不隔。

十不隔是一种打击乐,因为演奏的乐器各有特色,合在一起声音和谐,铿锵激昂,风格独特,不可分隔,所以这种音乐就叫作十不隔。是山西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一种民间音乐,表现了一种喜悦的心情,主要盛行于陵川县南马村一带。

山西非遗丨独器难成曲,陵川十不隔

十不隔盛行于唐朝,流传至今已然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靠着老艺人口碑相传,无论是赶庙会,还是重大节日庆典,十不隔都是当地群众一种最好的庆祝方式。

十不隔的特色就是由慢到紧、由松到快,越打越紧,越打越热火,越打越高潮。下面小编向大家分别介绍其中的乐器——

山西非遗丨独器难成曲,陵川十不隔

雷鼓:打击乐的一种,古典打法,可简可繁,是十不隔的总指挥,节奏快慢全由它掌握,这面鼓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山西非遗丨独器难成曲,陵川十不隔

则铛:四周用绳子固定在铁架上,下方有竹把,演奏者左手执竹把,高高举起,右手执木锤敲击,音量最高,声音传得很远,用它来指挥演奏的起落。

山西非遗丨独器难成曲,陵川十不隔

更锣:演奏者左手高举乐器,用木棒敲打,而不用锣锤,声音绝而没有余音。

山西非遗丨独器难成曲,陵川十不隔

煞锣:直径约20厘米,左手持锣,右手拿木板敲击。

山西非遗丨独器难成曲,陵川十不隔

七星:仅存有七种音调的乐器,由七片圆形小铜组成,分别代表1234567。

山西非遗丨独器难成曲,陵川十不隔

大梆:又称老梆,为自制乐器,长约45厘米,中间被挖空,能产生共鸣,声音浑厚。

山西非遗丨独器难成曲,陵川十不隔

十不歇:自制东器,成对使用,每件由一块木板和五张小铁片组成,使用时声音有跌落的层次感,音质独特。

在十不隔打击乐中,除则铛和鼓只能有一个外,别的乐器都可以有多个。其中七星和十不歇等东器非常独特,在其它打击乐中很少见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