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鲁长城“」风雨展雄寨 载誉越千年

​* 小史记 *

“展雄寨”位于莱城区牛泉镇亓省庄村南的寨山。约公元前475年,春秋末期的鲁国西北部柳下屯(今濮阳柳屯)人展雄,领导了九千人的奴隶大起义,史称柳下跖(柳下,地名;跖,赤脚奴隶)起义。起义军转战黄河流域,各诸侯国望风披靡。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推动了我国历史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起义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均为空前。

据史载,柳下跖招兵买马的“根据地”就是寨山。因其名为展雄,所以当地百姓称此山为展雄寨。《庄子》载:“其从率九千,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所到之处“大国守城,小国入堡。” 《荀子•不苟》载:“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吕氏春秋•当务》篇记载了他论述的五条起义之道,即:“中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时,智也;分均,仁也”。《史记》称:“其徒颂义无穷”, 可见他在劳动人民中享有很高威望。

毛泽东在《贺新郎•咏史》中赞吟道:“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词中的盗跖就是柳下跖,他在牛泉镇亓省庄村南的寨山起兵时修筑的军事设施,便成为鲁长城沿线的重要寨堡。

欣闻要探访鲁长城,亓省庄村支部书记刘汉训便兴致勃勃地带我们到了村西南两公里处的一个路口。

“我小时候经常到这里爬城墙,记得很清楚。”他说,“这个路口就是鲁长城的一个城门,两边各有一个城垛。向两边延伸的城墙约有2.5米高、1米多宽,在俺村地界大约有6华里。”可惜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所有城墙的砖石都被拆除垫路了,只留下断断续续的城墙遗迹。

“不少专家和老人都认为,我们村的鲁长城只是一个外围,主要是用作盘查行人和提防小股齐兵入侵,因为真正核心的军事屏障在展雄寨。”刘汉训的一句话让我们提起了兴趣并决定:踏访展雄寨!

驱车10余分钟,便到了展雄寨下。和周围群山不同,远远仰望,展雄寨被削去了山尖,山顶呈平台状。“周围有旗山、鼓山、将山、习武山,由这些山名可以推测,展雄寨更像是一个 ‘指挥部’。”刘汉训介绍说。

听罢这番说辞,我们带着既新奇又古老、既亲近又遥远、既相识又陌生的感觉开始登山了。看似并不陡峭的山体,爬起来却颇为吃力,因其丛树密布、坡石横生。穿行其中,时而侧身,时而俯仰,左拐右闪,手脚并用,扭曲而上。在刘汉训的带领下,我们只能呈线型拉开距离,似有若无的羊肠小道,将我们逐步引向了山的高处。

约莫40分钟,眼看到了山顶,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就是山寨的北门遗址,还有部分墙体存在。”走在最前面的刘汉训对我们说。

我们快行几步,便见一座石墙横亘山边。经现场测量,墙体52厘米厚、133厘米宽、172厘米高。插门用的石窝异常光滑,直径约17厘米,可以想见大门的厚重。这就是山寨据以扼制来犯之敌的北门,只是因为历代久远,大门早已不复存在。

继续向里穿行不足百米处,一座三面墙体均已坍塌的石屋静静地躺在密实的乱树杂草中,一个1米见方的石桌摆放屋前。“这石屋应该是主将歇息议事的中军帐吧!”边议边走间,我们眼前豁然开朗,一篮球场般大小的空旷地带兀然出现,一段东西走向的城墙高低起伏,依山势蜿蜒伸展。城墙高达5米,每50米远便设瞭望塔一座,共6座。山寨海拔340余米,东西长200米,宽180米。现残存寨墙南北两寨门,石屋墙基若干。西、南两面为双重寨墙,两墙之间为宽阔平坦的走廊。扶墙远眺,连绵群山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古人如此磅礴的大手笔以及城墙横贯而来的宏大气势,令大家震憾不已,顿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慨。

我们顺寨墙里沿一路绕行,每到特别之处,刘汉训便停下来,认真地讲解,让我们边走边感受这里深厚的山寨文化:东北角古朴奇特的石上棋盘、寨北部大石板上三个粉碎粮食用的石臼,寨西南山腰从不干涸的引水泉------这些配套的日常生活设施遗迹,是旧时兵马能够长期驻扎的必要保证,同时也是古代人巧妙利用自然的智慧见证。

顺景而行,不知不觉间,又到了山下。回望展雄寨,攀谈山下劳作的百姓,不禁感慨万千:无论山寨多么坚固、长城多么绵长,最终都免不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唯有民族融合统一,才能让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享有和平之福。

“从整个鲁长城来看,展雄寨最易修复保护,也最有挖掘利用价值,因为大部分遗址都还清晰可辨。”刘汉训若有所思地说。如此,为纪念,也为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