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試管嬰兒,五大忌,你犯了嗎?

其實試管嬰兒看似簡單實則不簡單。心態很重要,要放鬆心情!我簡點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五大點:

【一忌:自怨自艾】

這點也許是最容易犯的毛病。心理學上認為,這是一種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可能表現為承受能力弱,謹小慎微、多愁善感,行為畏縮、瞻前顧後,常產生猜疑心理等等。

在這樣自怨自艾的心態下,往往將給自己加上沉重的精神枷鎖,看自己很沒用,看別人也不順眼。從自我懷疑、自我否定開始,向自我消沉發展,陷入悲觀消極的惡性循環。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確實不喜歡同事朋友們聊娃曬娃,插不上嘴不說,往往還要應付各種或關心或八卦的打聽。那麼多年研究“生”,一直都未能“畢業”,骨子裡其實難免是有點自卑的。

如何應對呢?我認為,首先不要逃避,要敢於直面自己的不足,不管是身體上的、心理上的,才能有戰勝它們的勇氣與決心。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我們只是備孕難了點,又不是大病絕症,沒什麼大不了的嘛!

其次,要學會擺脫負能量。可能每個人情況不一樣,適合方式也不相同。但關鍵都在於如何找到排解的方法,將注意力從備孕、試管這一件事情上分散開去。

【二忌:患得患失】

戰勝了“自怨自艾”之後,又要面臨“患得患失”的考驗。我知道,這一點對試管媽媽來說,真的真的非常難。

就像前幾天,有人留言說試管比高考還難,高考有個標準答案,有個考試日期,也有個揭榜時間。而試管卻不一樣,就像是升級打怪,一級級地升,一關關地過,卻往往不知道哪裡有點疏忽,就如同沒有存檔保存,一夜便回到起點。

在這樣的過程中,特別是像我這樣屢戰屢敗運氣很差的玩家,往往會怕,怕宣佈開始,也怕宣佈結束。特別宣佈生化前等翻倍的那幾天,簡直是受盡煎熬,明知道想那麼多有個屁用,卻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

醫生、家人總會和我們說:“別想那麼多,放輕鬆。”但只有身在其中,親身體會,才知道這有多不容易。

如何避免呢?我只能學著儘量讓自己“笨”一點,就把試管當成是生活中一件我要去做的事,做不成,再來唄!

【三忌:偏聽偏信】

在“患得患失”的心態下,特別容易患“偏聽偏信”的毛病。

比如,總愛打聽別人的促排方案、藥物用量;比如,聽信要躺上十幾天,一動不動,腰痠背痛;比如,聽說吃榴蓮補內膜,就狂塞硬啃,吃到上火……

這些是不是試管中的你我,特別熟悉的例子呢?

因為我們怕失敗,所以總會尋找一切可能提升一絲一毫成功率的法子,不管有用沒用,統統一股腦地嘗試。

然而,很多方法,特別是用藥方案往往因人而定。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哪能這樣生搬硬套。萬一吃出什麼毛病來,更是得不償失。

我建議,這些還是都交給醫生們來定,作為病患的你我,怎麼可能會比他們更專業呢?

【四忌:糊里糊塗】

我之前說過,做試管,也許還是“笨”點好。但指的是心態上要放平,心理上要放鬆,然而,並不是指真的笨到啥都不去記、不用管。

在試管群裡,往往會聽到有人忘記醫囑的用藥事宜;甚至還有人打針打錯部位,該冷藏的針沒有冷藏而失去效果。

這樣“糊里糊塗”的毛病,很可能將直接影響成功與否,甚至對身體也可能產生副作用。

請務必在該理性、理智的時候,讓智商在線,如果記不住就拿筆寫,或者用手機錄音,聽醫生的,多聽多記、不懂就問,不要拿自己身體開玩笑。

【五忌:破罐破摔】

對於沒能一次成功,特別是經歷過幾次失敗的姐妹而言,在“自怨自艾”的情緒過後,甚至有可能陷入“破罐破摔”的極端。

因為失敗,有人會茶飯不思,有人會萎靡不振,甚至有人因此婚姻都走到了盡頭。

曾經經歷過身體的低谷,也經歷過心情的低潮;還因為一句話、一首歌、一篇文而泣不成聲。

也要內心堅定,卻也柔弱。

有時候也想過放棄,但不甘心。在孤單無助的時候,你想想身邊還有那麼多一起奮戰的姐妹,有四十多歲的,有借錢試管的,有外地動車來回的,與她們相比,已經很幸運了,又怎麼能輕易放棄呢?

所以要相信,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答案,所有的答案卻未必如最初所願。但最重要的是,在最終答案到來之前,是否能耐得住性子,守得穩初心,這樣才能等到轉角的光明。

即使退一萬步說,最後如果真的不能得償所願,但也真真切切地努力過,也便不再遺憾。

畢竟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