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產業如何實現差異化發展?

近年,郵輪製造業的盛況空前,從郵輪製造業的火熱到全球港口城市碼頭建設力度的大肆增加,郵輪行業一片欣欣向榮。隨著郵輪旅遊在亞洲井噴式發展,郵輪旅遊即將迎來2.0時代,但卻陷入了質化競爭的陷阱,航線產品單一、低價惡意競爭,最終削弱了整個行業的競爭力。那麼,郵輪產業該如何實現差異化發展呢?


郵輪產業如何實現差異化發展?

開發“循環航線”

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鼓勵企業開拓國內和國際郵輪航線,進一步促進國內郵輪旅遊發展。近年,一些郵輪公司就做了創新嘗試,如在郵輪產品的航線設計上,不是簡單往返,而是以循環航行的方式設計,或是在一個航次中實現幾大母港上下客,打造類似於“海上巴士”的體驗。

比如凱撒旅遊與地中海郵輪聯手推出的國內首條“環中國海”郵輪航線,該航線以“海上巴士”的方式收客,途徑天津、釜山、長崎、舟山、香港、廈門、那霸、鹿兒島等多個城市。該航線的推出引發了業內廣泛關注,航線除經過長崎、釜山等日韓港口之外,還經過舟山、香港、廈門等中國港口。與佔據郵輪市場的其他產品相比,該航線覆蓋了渤海、黃海、東海以及南海在內的中國四海,連接天津、舟山、廈門、香港四大母港。而且這種航線設計最大的特點,還在於由此,遊客可靈活自主選擇上下船的港口及航線,這與以往遊客只能統一時間從統一港口上下船完全不一樣。這樣一來,原本全航線為16天的產品,遊客可根據自己的時間選擇3天或7天,甚至全程,這就大大增加了航線吸引力

打造“明星郵輪”

《2017-2018中國郵輪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郵輪港口接待郵輪總量達到5807 艘次,接待出入境遊客量達到1813.54 萬人次。然而,消費市場對於郵輪遊的認知程度和“買單”意願卻似乎未能與這驚人的運力相匹配。再加上諸如氣候、疫情和地緣政治風險等不可抗力因素所帶來的挑戰,並因我國獨有的郵輪包船模式而使得市場屢陷泥沼。在這樣的背景下,雖然依舊長期看好,但有意識地控制運力增長速度已成為諸多郵輪公司的共識。

比如MSC地中海郵輪公司,考慮到“造船計劃”中的新船體量都非常大,推出了地中海輝煌號,既能滿足中國遊客對於設施豐富的“大船”的偏好,又能避免運力增長過快。不過,選擇地中海輝煌號的理由不僅如此。其貼近中國旅客偏好的名字寓意、更為優雅流暢的船體設計等因素,都助力她成為地中海航線的“明星郵輪”,常常“一票難求”。據瞭解,目前2018年“輝煌號”在中國母港的航次幾乎已全部售罄。

塑造“特色腔調”

除了運力部署上的差異化打法,隨著越來越多國際郵輪品牌的陸續加持,如何避免產品同質化、找準目標客群、強化自身品牌特色等,成為郵輪公司與旅行社持續關注的問題。好在中國旅遊市場體量巨大,客群本身非常多元化,給予了不同產品和品牌更大的發揮空間。

比如一些郵輪推出的歐式體驗,打造郵輪歐式貴族“新腔調”,以更好地凸顯自身特色,吸引更多業者和消費者關注。這些歐式腔調郵輪從裝飾、餐飲到娛樂,以及貫穿船上與岸上體驗的歐式管家貴賓服務,都盡力展現純正的歐式體驗,最大程度調動遊客熱情。比如為更好將郵輪上的演出效果和歐式風格融合,更好呈現演出效果,地中海傳奇號專為獨家合作的太陽馬戲團打造了一個耗資2000萬歐元的高科技劇場。

有調查表明,對品牌價值觀的認同感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所以郵輪公司要想在同質化的競爭中突圍,需要塑造自身與眾不同的風格特徵、品質體驗,強化在市場上的品牌價值存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