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高考結束,與一段歲月揮手告別,有些傷感,不過沒關係~

新的旅程馬上就要開始啦~

大學生活怎麼過?

大學生活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

學霸的大學生活是否異於常人?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述季羨林的大學生活,其中似乎可以讓人看到我們自己的影子,原來每個人的大學都可以那麼相似。

然而又是什麼讓季羨林成為了與眾不同的學者呢?透過他的日記、散文,一起思索吧~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清華園日記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清華園日記》是季羨林在清華讀書期間記錄自己日常留下的。時間跨度從1930年到1934年。

內容中表現出的季羨林,充滿了年輕氣盛的狂放不羈,或是真情實感,或是吐槽抱怨,如同現在的年輕人一樣。

在出版編輯時,編輯曾提出“做適當刪減”的建議,被季羨林一口回絕:

“我考慮了一下,決定不刪,一仍其舊,一句話也沒有刪。我七十年前不是聖人,今天不是聖人,將來也不會成為聖人”

這也是季羨林對自己下的斷言,毫無保留,坦坦蕩蕩。在功成名就的晚年,季羨林並沒有刻意維護自己的形象,塑造虛偽無謂的高尚,而是沒有雕琢地將自己的青春展現給世人。

書中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構成:

引言

1930—1932年的簡略回顧

我的老師們

自序

日記 第一冊

日記 第二冊(1932.10.29—1933.10.31)

日記 第三冊(1933.11.1—1934.11.23)

高中國文教員一年

一 校長

二 教員

三 上課

四 我同學生的關係

五 我同校長的關係

六 我的苦悶

七 我親眼看到的一幕滑稽劇

八 天賜良機

日記中直白、率性的一些話也曾多次被網友引用,或是被當做詼諧輕鬆的調侃,或是被拿來證明人性的相同。許多人感嘆道“大師亦凡人”,但能承認自己的平凡、不對過往做任何修飾的真情吐露也是人生通達後才能做到的吧~

其中的一些段落,被網友評論到“全程高能”

二日

今天才更深切地感到考試的無聊。一些放屁胡謅的講義硬要我們記!

大千走了,頗有落寞之感。

十三日

昨夜一夜大風,今天仍然沒停,而且其勢更猛。

北平真是個好地方,唯獨這每年春天的大風實在令人討厭。

沒做什麼有意義的事——媽的,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洩氣,

還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孃的什麼東西?

二日

今天作Faust的Summary

無論多好的書,even Fausteven Faust。

只要拿來當課本讀,立刻令我感覺到討厭,這因為什麼呢?我不明瞭。

過午看女子籃球賽,不是去看想[打]籃球,我想,只是去看大腿。

因為說到籃球,實在打得不好。

三日

今天整天都在預備Philology,真無聊。我今年過的是什麼生活不是test,

就是reading report,這種生活,我真有點受不了。

四日

今天早晨考Philology,不算好。

過午作Faust的Summary,也不甚有聊。

這幾天來,一方面因為功課太多,實在還是因為自己太懶,Helderlin的詩一直沒讀,這使我難過,為什麼自己不能督促自己呢?不能因了環境的不順利,

就放棄了自己願意讀的書(寫文章,也算在內)。

五日

今天又犯了老毛病,眼對著書,但是卻看不進去,原因我自己明白:因為近幾天來又覺到沒有功課壓腦袋了。我看哪一天能把這毛病改掉了呢?我祈禱上帝。

零零碎碎地看了點,讀來也不起勁,過午終於又到體育館去看賽球。

五日

開始作論文,真是“論”無可“論”。

晚上又作了一晚上,作了一半。 聽別人說,畢 業論文最少要作二十頁。

說實話,我真寫不了二十頁,但又不能不勉為其難,只好硬著頭皮幹了。

二十五日

……今天開始抄畢業論文,作到[倒]不怎樣討厭,抄比作還厭。……

二十六日

今天抄了一天畢業論文,手痛。……

二十七日

論文終於抄完了。東湊西湊,七抄八抄,這就算是畢業論文。論文雖然當之有愧,畢業卻真的畢業了。

晚上訪朱光潛閒談。朱光潛真是十八成好人,非常frank。

這幾天淨忙著做了些不成器的工作。我想在春假前把該交的東西都做完,旅行回來開始寫自己想寫的文章

日記中的中英文混雜,換在今天,一定又會被吐槽是故作姿態,但結合當年剛剛接受新的思想、用新的語言瞭解世界的文化大背景來看,這樣的中英文混雜又有一種充滿了進步求知的可愛。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日記中的發問“只要拿來當課本讀,立刻令我感覺到討厭,這因為什麼呢?我不明瞭”這樣的心境也與現在的我們別無二致。

也許我們也曾有過這樣的質疑、這樣的無奈,比如“我今年過的是什麼生活不是test,就是reading report,這種生活,我真有點受不了”,而我們可能就因此憤世嫉俗的自暴自棄,或是渾渾噩噩的度日了。

年輕的季羨林在抱怨之餘也對自己的認知十分明確,“不能因了環境的不順利,就放棄了自己願意讀的書(寫文章,也算在內)”並沒有將學習止步於抱怨。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關於畢業論文,日記中的記敘更是大多數學生的寫照。

季羨林直白的用一個“抄”字總結了自己的論文寫作過程。坦率的讓人不禁嘴角上揚。彷彿在敘述中看到了自己。這樣的“不裝”精神,或許也奠定了季羨林日後論文的嚴謹詳實吧~

即使是日後著作等身的大師,也在青年時代有過同樣的困惑。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我寫日記,有感而發,文不加點,速度極快,從文字上來看,有時難免有披頭散髮之感,卻有一種真情流貫其中,與那種峨冠博帶式的文章迥異有趣。

————季羨林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這樣的日記內容在讓人莞爾一笑的同時,不禁讓人反躬自問,自己是否對自己誠實。至少在日記裡,我們能吐露自己的心聲,做最真實的自己。

季羨林寫出了這樣的日記,也給我們留下了關於那個時代的大學生活的具體印象。

在大學中,我們可能會有混混度日的時光、可能會有默默無聞的日子,不得志、自暴自棄。這些我們在季羨林的日記裡也都能找到影子。

而季羨林比起他人,多了一分誠實,對自己的誠實,明確的知道自己的方向,並不迷茫。這也許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吧。表象中,大家似乎都在庸庸碌碌地度日,而不失方向的人則可以走的更遠。

除了這樣有些蹉跎歲月的故事,是什麼成就了日後的學者季羨林呢?

在另一篇散文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季羨林隨後在德國的求學生涯和反思。這篇文章裡觸及的更多是做學術的思辨,文字同樣淺顯直白,卻可以讓人一窺學者的真實平和之心。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對於這個問題,季羨林自己給自己預設了情景,並回答了問題。

Q: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

A1:最好不要再上大學

A2:仍然要上,而且偏偏還要學現在學的這一套

季羨林自己最終給出的答案是後者。讓我們來看看他的分析吧~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研究的意義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季羨林記敘道:

我走過的這一條道路,對己,以人,都還有點好處而已。

我搞的這一套東西,對普通人來說,簡直像天書,似乎無利於國計民生。

然而世界上所有的科技先進國家,都有梵文、巴利文以及佛教經典的研究,而且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這一套冷僻的東西與先進的科學技術之間,真似乎有某種聯繫。其中消息耐人尋味。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季羨林對自己研究生涯的課題做了肯定。這裡他提到了自己的梵文、佛教經典的研究“與先進的科學技術之間,真似乎有某種聯繫”,而又沒有明言。

放眼世界的學術研究現狀,重技術輕人文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人們對於轉化率高、易變現的專業追捧已到了極致。

每年大學報考專業時,能否就業,能否變現也是家長學生最最關注的問題。殊不知,無論是怎樣的技術,在科技發展的今天都有可能很快被算法取代,幾十年的學習經驗可能在AI的面前灰飛煙滅。一切出於功利的考量可能都抵不過時間的流逝。

在腳踏實地的同時,也必然需要有一些人繼續仰望星空,季羨林無悔於自己的仰望。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研究的方法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季羨林記敘道:

教授在我的“導言”前面上了一個前括號,在最後畫上了一個後括號,笑著對我說:“這篇導言統統不要!你這裡面全是華而不實的空話,一點新東西也沒有!別人要攻擊你,到處都是暴露點,一點防禦也沒有!”對我來說,這真如晴天霹靂,打得我一時說不上話來。但是,經過自己的反思,我深深地感覺到,教授這一棍打得好,我畢生受用不盡。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季羨林講述了自己在論文答辯時,寫了一個華而不實的賣弄的導言,遭到了教授的批評。

這樣的花拳繡腿並非學術所追求的。踏實嚴謹的論證,迴歸現實的考察,才能使研究結果更詳實準確。而在這一過程中,求真的態度也逐漸建立。

這也許就是研究能教會我們的吧~

不是具體的數字或解法,不是字句或知識點,而是求真的思維。

萬古不磨意

中流自在心

看完了上面的敘述,你是否掌握了大學生活的真諦呢?

你可以在學習上偷懶,但時刻不能放棄思考~

你可以玩心大開,但不能迷失自己的方向~

你可以抱怨,但不能停下腳步~

使學霸成為學霸的也許並不是超人的意志,大師亦凡人,但只不過他們比凡人多思考了一下,多堅持了一會兒~

瞭解季羨林的更多思想,可以看看下面這本書哦~

《中流自在心》

第一輯 人必自愛,而後人愛之——關於修養

第二輯 有所為,有所不為——關於品質

第三輯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關於心態

第四輯 願生生世世為中國人——關於愛國

有沒有必要讀大學?季羨林的回答是

《中流自在心:季羨林談修身養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