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抑鬱的困擾

錯誤的認知導致了許多人陷入抑鬱困境而不能自拔。抑鬱症在西方社會被稱為“精神上的流行性感冒”,其傳播範圍之廣,受其影響之容易,可以從“流感”二字看得出來。在東方社會,抑鬱症也並不少見,尤其是中國人,性格內向,往往真實思想不願暴露,寧願被抑鬱情緒折磨,卻不願向精神病專家進行心理諮詢。如此發展下去,可由抑鬱情緒跨入抑鬱症患者的行列,有的人便以自殺了結。抑鬱症患者經常有以下的思維模式:

如何走出抑鬱的困擾

1.走極端。這種現象表現為走極端,非此即彼,不是白就是黑。這種人一遇挫折便有徹底失敗的感覺,進而覺得自身已不具任何價值,失去自信。

2.公式化。認為事情只要發生一次,就會不斷重現。生活中遇到困難與不幸,即認為困難、不幸會重複出現。

3.變色鏡。有的人遇事總想消極的一面,就像戴了一副變色鏡看問題,濾掉了所有的光明,整個世界看起來暗淡無光。

4.疑心病。有些人無事生非,終日擔心自己將大病臨頭,遇事往往自我斷論,主觀猜疑,杞人憂天。

5.失銳氣。這是一種人為的情緒失調,把別人的真心讚美當作阿諛奉承,對正常的人際關係想入非非,毫無根據地自怨自艾或憤世嫉俗,導致本來鬆弛的情緒變得緊張。

6.謬推斷。有的人把一般性過失、欠缺、挫折和困難看得過於嚴重,似乎做了不可逆轉的錯事。生活中總是過分誇大自已的不足和過低估計自身的長處。

7.消極化。有的人把自己的不良感覺當成事實的證據,如:“我有負罪感,那麼我一定是幹了什麼壞事”,“我覺得力不從心,那麼我一定是‘低能兒’”。尤其情緒低沉時,這種感覺推理特別活躍。

8.自卑心。有的人總是主動承擔別人的責任,並且妄下結論,認為一切壞的結果都是自己的過失和無能所致。此種變形的自卑、內疚心理,來源於人格的變形和過分的責任感及義務感!如何走出抑鬱的困擾

抑鬱其實是你自己把自己關在了黑屋子裡,陽光是你走出了陰霾,看到了歡樂。如何走出還得靠自己。

1你的性格決定你的生活,不妨改變一下,別老是呆在屋裡,出來溜溜,哪怕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 或是和不認識的朋友踢場球,總之,找一些不難做,而且你肯定能做得到是事情,排遣一下。可能你能在一些小事中找到自我,從那個陰霾中走出來。

2信心是慢慢建立的,勇氣是一點點鼓起來的。人總有空虛的時候。在中世紀的時候沒有心理醫生,但是人得心理疾病的確不多,因為他們可以去向神訴說。現代的人沒有什麼信仰,精神缺少依託,平常還好,一遇到事情就精神缺少了依託,不是精神崩潰,就是抑鬱自殺。有自我覺察願意尋求幫助的人會找心理醫生解決問題,好的心理諮詢師相當於一個“好媽媽”,幫你找到勇氣和自信,陪伴著你人格的成長。

3有抑鬱症的朋友最好不要一個人待著,多與人接觸。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出去旅遊是最能趕走抑鬱的,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看看5神奇的大自然,當你置身其中的時候你才發覺自己原來是多麼的渺小。你會重新發現活著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4有一句話叫佛眼視眾人,眾人皆是佛。我們應該相信這個世界好的一面,你的生活才會美好。外在世界的美與醜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投射,所以,當你的心中被好的一面填滿的時候,那些負面的不好的就沒有空間進入。

5不要害怕出糗,不要害怕犯錯。一個人一生不犯錯將來必定犯大錯。有錯才有對,有失敗才有成功,人生的路走得多了就會看開很多事。總之,我們要學會愛自己,滋養自己,這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如何走出抑鬱的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