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县教育资源缺乏,学生们该何去何从

在苏北地区,大部分乡村学校,虽然学校设备齐全,教育资源仍为一大难题

特困县教育资源缺乏,学生们该何去何从

2018年年7月25日,由山区支教教师朱琼发起的第四届“情暖凤城,关爱留留守”公益夏令营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赵庄镇汉皇小学和王学屋小学拉开帷幕。

该活动为期15天,由烟台大学21名在校大学生组成支教团队,共同辅导来自支教点小学及附近27个自然村170多名留留守儿童。

特困县教育资源缺乏,学生们该何去何从

(图系支教老师准备课表)

特困县教育资源缺乏,学生们该何去何从

校长自豪的告诉我们,学校已完成现代化小学验收,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成了每间教室必备。有部分学生已用起智能机,部分家长也开起了了私家车。在问起支教老老师感受时,对方笑道:“大概是没想到环境这么好。”

“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理理念似乎渗透到这片土地,在预计招收70人的支教

特困县教育资源缺乏,学生们该何去何从

小学里里,迎来百余名家长的踊跃报名。在结束报名翌日上午七点十分左右,一位老老人带着孙子颤巍走来,二人显然错过了了报名时间,伴随一声惊呼,我们发现,老人因为着急,用拳头狠狠体罚了了男孩。男孩眼睛通红,满是泪水盯着爷爷,被老老师扶着双肩带进教室。而老老人依靠在墙上,被众人围着劝导。我们看不不见他的神情,但透过人群,他黝黑瘦弱的身躯微微有些颤抖。

校长告诉我们,男孩是特困家庭,老人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教育方式也颇为原始。老老人渴望让孩子多受教育。

校长讲述道,在特困县,教育资源的缺乏成了了最大问题。从初中考入县城高中已是少之又少,而乡村高中历年年本科升学率几乎为零,甚至有关部门开出每出一名本科生奖励学校十万的政策,仍效果甚微。

出于安全考虑,校方安保由村民组成,邻里里之间彼此熟悉,偶有人来闹事,也被化解掉。

(图系村民组成安保会在调解落选矛盾)

家长里短间,我们发现因生活贫苦而离开似乎成了了这座小镇常事。家庭教育成为一大难关。不不少家长全盘寄希望于学校。

不只各位网友对此有何高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