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落洼村:种下小芋头 收获新希望

镇宁落洼村:种下小芋头 收获新希望

镇宁落洼村:种下小芋头 收获新希望

苍翠欲滴,芋叶连绵起伏,近日,镇宁自治县沙子乡落洼村迎来芋头收获的时节。落洼村村支两委正带领七八名村民忙着挖收芋头,田地里传来了喜悦的笑声。

以前,“人口小村、经济弱村”一直是落洼村的标签,这里是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产业基础薄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发展缓慢。农村要发展,经济是基础,如何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这是村支两委经常思考的问题。

去年10月,为改变村集体经济落后现状,带动百姓脱贫增收,落洼村成立了贵州镇宁红纳种养殖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村里发展产业,并覆盖全村108户村民。

“当时我们流转了200余亩土地种植土豆,但由于缺乏种植和管护技术,又遇到霜冻等天灾,最后付完老百姓的工资和分红,村集体无任何收入甚至亏损。”回想去年的种植失败,落洼村党支部书记蓝玉琼眼泛泪光,“摸着石头过河很吃力,但为了带领全村脱贫增收,大家一直在努力探索,不放弃。”

据介绍,在市领导和县乡政府的相关部门帮助下,引进重庆客商和专家,为落洼村找准新产业,在那200余亩土地上重新发展芋头种植,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为农户开展相关培训,当地土专家也多次实地教授技术,落洼村的芋头产业让大家逐渐重拾信心。

杨英是落洼村村民,爱人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自己一个人在家带两个还没上学的孩子,一家人就靠爱人打工的微薄收入生活,日子过得很紧张。“有了这片芋头地,我常常在里面务工,既可以赚点生活费,又可以照看孩子。”杨英看了看在一旁玩耍的孩子,继续手不停的挖芋头。

自今年春天重新种植芋头开始,村集体不仅给农户以600元每亩流转土地,支持农户参与入股分红,还带动当地农户就近务工。领租金、领分红、领工资,让农户甚至贫困户真实感受到脱贫致富新希望。

“如今,一亩地产芋头2千斤左右,每天平均需要40多个农户前来采摘,人多时两天就能挖满一车芋头。”村主任伍通介绍道:“产业扶贫不容易,但是发展产业带给贫困户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记得有一个老人家拿着小板凳来坐着挖芋头,一天就赚了200多元。截止目前,村合作社已向农户支付了超过12万元的务工费。”

芋头丰收了,那如何打开销路?

正和记者交谈的蓝玉琼手机突然想起,“好的,您可以到地里看看再决定,价钱我们再商量。”挂下电话,蓝玉琼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两天挖的芋头又有买家了。据了解,自9月初丰收以来,落洼村已经卖出两车芋头,第一车有11000多斤,第二车有20664斤。按大果1.3元一斤,小果5毛一斤计算,目前已经获得收入4万多元。

村民收入增加了,小康生活有盼头。

据悉,落洼村除了芋头种植,还发展生猪养殖、林下生态鸡养殖、肉牛养殖、蜂糖李种植、茶叶种植、竹荪种植等产业,带动全村40户贫困户和一般群众200余人就近就业,让大家重燃脱贫致富新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